进入获嘉县同盟古镇袁家村,给人的第一感觉是古朴中带着一些现代风韵。在古镇主街,干净整洁的环境、仿古的木制桌椅、明码标价的菜单、开放的厨房操作间、吧台的收款二维码一目了然,从点单到就餐厅,各个环节顾客开放可见。来自新乡市区的刘女士说:“在这里吃饭真的很有安全感。这里不仅有本地的面食,还引进了省内外各种好吃的特色面食以及凉菜,有刀削面、扯面、拉面、肉夹馍等众多种类,在家门口就能吃到正宗的各地美食,真好。”
今年国庆开街,短短7天时间就吸引了20多万游客。在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也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给村民农特产品销售提供平台,古镇经济成为了撬动脱贫攻坚的有力“杠杆”。
“古镇发展起来了,就业机会多了,很多村民不用出门打工,在家附近就能赚到钱。”亢村镇的一位扶贫干部说道。袁家村吸纳了周边20多个村民就业,其中包括部分贫困户,他们的月工资都在2000多元。在家口就业,既维持了生计,又照顾了老人和孩子。
为进一步扩大古镇经济衍生效应,当地政府在完善旅游基础设施配套、创建优质营商环境的同时,积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在微博、微信等平台和大型旅游活动中,对袁家村进行广泛宣传,并融合葡萄、鲜切花等特色种植,研究制定摘果旅游线路,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依托古镇平台,开展订单农业和手工业,多渠道助推本地农产品、工艺品发展。
目前,亢村镇同盟古镇袁家村吸纳贫困户就业30人,短期用工带动100余人,贫困户人均增收700元左右。
眼下,春回大地,获嘉县徐营镇芦笋产园,村民两三人一组,有的忙着播种,有的忙着扣膜,一片忙碌的景象。该乡依托“政府搭台、企业汇演、个人对角”,通过入股分红、务工就业、直接参与种植等形式,共带动全镇25个村集体入股千亩芦笋产业园,嫩绿萌发的芦笋苗在大棚里伸展着舒适的懒腰,昂起了鼓足劲向上生长的头颅。该产业园为全镇贫困户持续稳定增收添上了永动机,安上了新“保险”,快速按下脱贫攻坚决胜键。
3月23日上午,新乡市工信局副局长张广军带领相关科室人员到获嘉县调研指导产业扶贫工作。县科工局局长张修忠等同。
获嘉县鑫桥薯业合作社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投身脱贫攻坚,通过增设贫困户就业岗位,志智双扶,鼓励和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使众多贫困群众过上了好日子。
近日,获嘉县香菇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举行了奠基仪式,其他基地也正式开工建设,建设工期预计2-4个月,预计建设大棚350座,7月1日前部分大棚投入使用,9月1日前大棚全部投入运行。项目建成后,能够带动全县26个贫困村实现集体增收,带动1800余户贫困户创业就业,每年户均增收近2万元。
巩义市鲁庄镇小相村弘信合作社远近闻名,该合作社种植的农副产品质量优,价格实,服务好。弘信合作社法人崔光周,作为鲁庄镇脱贫攻坚产业发展指导员,他精心开发、培育的“蜜薯”被邻村乃至巩义市民们广为赞誉。与小相村的部分贫困户携手栽种优质蜜薯,带领贫困户走稳定脱贫路早已是弘信合作社发展种植产业的目标。
12月1日下午,在获嘉县太山镇蔬菜市场,只见该镇太山村十几个菜农正在忙活着排队卖白菜过称。贫困户周宝全接过客商结算给的860元钱,喜得合不拢嘴:“俺种的6亩大白菜,已收入8000多元,再加上低保、产业扶贫和金融扶贫等收入,今年俺家脱贫没问题。”
河南省莱恩月季繁育有限公司,位于史庄镇史庄村东,自2015年以来承包了土地1100余亩,以千余种月季品种为载体,短短四年已成长为一个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董事长张伟兴凭借他多年对月季的钻研和对市场的慧眼,实现了他的美丽产业,同时也在持之以恒地践行着回馈社会的助力脱贫梦想,获得获嘉县首批产业扶贫基地。
11月份以来,获嘉县冯庄镇深入贯彻县委、县政府产业扶贫发展指导精神,紧密结合镇域企业特色和贫困群众实际,按照“群众有持续分红,就业有项目保障,发展有企业帮建,巩固成果有村集体经济护航”的发展思路,极大促进了全镇脱贫攻坚进程。
“订单催得紧,我们正月初八就开工了。”11月29日,在获嘉县黄堤镇江营村万轩磁业的生产车间内,公司负责人江作栋边检查产品质量边对笔者说。
今年以来,获嘉县大新庄乡通过稳步推进“四带一自”产业扶贫模式,积极完善经营主体与贫困户的帮带作用,着力打造产业扶贫升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