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郊县 > 正文

小花点燃致富梦,创业青年靓乡村

2019-12-03  来源:映象网

映象网讯(记者 谷艳伟 实习生 陈波 通讯员 杨国栋)“看着地里都是小麦什么的农作物,种起来既费劲又不赚钱,就想着通过自己的劳动改变一下我们村的面貌,自己先富起来,然后带动村里群众一起致富。”巩义市鲁庄镇桑家沟村的村民杨恩龙腼腆地说道。

当今社会,许多大学毕业的青年面对城市的诱惑都选择到大城市发展,而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的宏伟战略之后,又有越来越多人带着对故乡的眷恋回乡创业,完成致富梦想,带动村子发展,鲁庄镇桑家沟村的张亚朋和杨恩龙就是其中两位。

“长大后我们一起创业,一起当大老板,一起造福相邻!”“好!”这是两个青年小时候一起玩耍时立下的“豪言壮志”。大学毕业后,杨恩龙选择了打工,而张亚朋选择了参军入伍,2010年退伍。职场打拼10余年,两个人忽然发现与自己儿时的梦想越来越远,眼看就到了而立之年,两个人就商量着“一起搞点事情”。“以梦为马,不负韶华”,而今天,当初的愿望已经成为现实,两个青年人今年都是31岁。

杨恩龙在务工中接触过花卉行业,处处留心的他发现这是一个绿色环保、低风险高收益的行业。张亚朋在部队服役期间也锻炼了敢想敢干、雷厉风行的作风,两人一拍即合,立马决定在桑家沟村乃至鲁庄镇和巩义市做一个全市最先进的花卉日光温室项目----佳润园艺花卉基地。于是经过周密谋划和考察,两人先后到山东、上海等我国日光花卉温室大棚发展前沿的地方学习技术并联系合作伙伴。

有了项目,土地、资金等问题也随之而来,村干部在得知两个年轻人的想法之后,大力支持,并积极协调帮助。有村两委干部亲自出面以每亩800元/年的价格帮忙协调流转土地10亩,镇村干部也积极帮忙争取大棚资金奖补、退伍军人创业扶持等政策支持,有了政府和村里的支持,两个人干得也越来越起劲儿,从今年6、7月份项目开始,到今年11月份,占地10亩的6个阳光温室大棚就已顺利完工,而且第一批花卉产品已经顺利进入市场,产销两旺。

据悉,鲁庄镇桑家沟村佳润园艺花卉基地共占地10亩,建设阳光温室花卉大棚6座,每年可种植生产花卉3季,现每年可种植生产花卉20万株,年产值100余万元,目前共聘用村里群众4人务工,其中贫困户2人,工人月工资2000元,每位贫困户每年可增收2万余元,有效助力脱贫攻坚工作。其中栽苗、拌土、修叶、打花尖、翻盆、包装等需要大量人力资源,可提供临时工作岗位10-20人,改善农村闲散人口就业问题。

鲁庄镇桑家沟村佳润园艺花卉基地采用花卉行业最先进的栽培技术----智能日光大棚技术进行栽培种植,一株花卉的成长在这里共需进苗、参泥炭土(装盆) 无菌培育、 纯净水和水溶肥灌养、修剪等几个环节,幸福的小花也是一年四季享“办公室”待遇,夏吹空调、冬吹暖气,每天除了“吃吃喝喝“就是”晒晒太阳“。因为大棚配备为它们水帘降温系统、暖风机加温系统、自动棉被卷帘机、自动遮阴系统、全自动定时补光系统,一年四季确保恒温,可自动掌握花期,配备净水设备,所有大棚全部做到纯净水供应浇花,严格控制水中EC值、pH值,适应各种高档花卉的种植,养花介质全部采用进口泥炭土,确保无菌、无毒、无公害、无污染、无残留。

张亚朋说:“ 目前,棚内种植的品种有瓜叶菊、非洲菊、蟹爪兰、天堂鸟、仙客来、康乃馨等六个畅销品种共计10万余盆。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对花卉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接下来准备继续扩大规模,种植生产更多中高端花卉产品,满足广大爱花爱美人士的需求。并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乘乡村振兴之东风,拓展产业链,开发亲自游、亲自种花体验等服务,并搭配特色餐饮,让古老文明桑家沟变成花的海洋和人们休闲旅游的圣地。”

目前,鲁庄镇积极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扎实推进“摘星夺旗创三宜”活动,结合我镇实际,深入挖掘鲁庄镇丰厚的农业、文化等资源,因地制宜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推进土地流转,发展大户承包、公司化经营,努力形成“一村一品”特色,外河艾草、侯地小米、小相菊花、桑家沟葡萄、后林核桃、侯地小米、罗彦庄软籽石榴等实现产销两旺。邀请专家教授现场教授农产品种植技术,确保科学种植。同时,着力提升完善区域内水、电、路等配套设施,并按照“合作社+农户+电商”的经营模式,推动种植、收购、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化发展。此外,将鲁庄悠久的厚重文化和优美的自然风光赋予到品牌建设中,积极举办农产品采摘节、农民丰收节等活动,丰富农超对接、基地直供、电子商务等销售方式,努力打响农业品牌,进而真正实现群众增收致富,实现生态农业稳步发展。

像张亚朋和杨恩龙这样的有志回乡创业青年在鲁庄还有很多,相信在鲁庄全镇8万干群的共同努力下,鲁庄的明天肯定会像盛开的非洲菊一样光明灿烂!

(巩义政务新闻热线:15890370999 投稿邮箱:732141960@qq.com)

文章关键词:乡村振兴,创业 责编:杨文丽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荥阳“小人物”借势乡村振兴谋划“大作为”

    父亲腿部伤残,母亲智力残疾,家中还有一小弟,家住荥阳市乔楼镇陈沟村的徐宏克,在亲朋和家乡父老的帮助下,用10多年时间打了一场成功的“翻身仗”。如今,他又“张弓拉箭”,准备借势乡村振兴,带领家乡父老共奔小康……

时政要闻

当好人民群众贴心人!河南政法系统公布 40项爱民服务承诺 河南公布40项爱民服务承诺

专题

弘扬非遗传承  助力文化扶贫 弘扬非遗传承 助力文化扶贫

地市风采

视点中国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