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讯(记者 刘少利 实习生 王怡迪 通讯员 宋跃伟 申智慧)深冬时节,寒风料峭。而海拔1000余米的登封市宣化镇荟萃山上更是寒气袭人。12月25日,在山上不远处的荟萃山村香菇种植基地大棚里,贫困户孙小红正和贫困村民有说有笑说的在采摘着香菇。“在这干一天能收入80元,而且活还不累,真不赖!”与香菇基地一路之隔的小杂粮加工厂,王德彬在忙碌着淘麦磨面,“马上该过春节了,我们得赶紧储备点货源。”
“要不是俺村有王支书这么好的一个带头人,这辈子也难走出大山,更别说过上现在的幸福生活。看看现在,全村是人人有活干,家家有收入,住的是新区,生活甜如蜜。王支书就是俺村的‘定盘星’呀!”从荟萃山上搬到社区居住的王爱芳,提起过去生活是一个劲的叫“苦”。
王爱芳提及的王支书就是登封市宣化镇荟萃山村党支部书记王金定。
荟萃山村位于海拔1000余米的荟萃山上,山高坡陡,土地贫瘠,水源奇缺,十年九旱,人均年收入低,吃水困难,生活难以得到保障,是个省级贫困村。
1985年6月,32岁的王金定部队退伍回到了他的老家荟萃山村,并担任起荟萃山村的党支部书记。
“那时村里是无路、无水、无电,村民的日子过的真是艰难!”王金定想起刚担任支部书记时村里的境况,已是眼眶湿润。党委的信任、乡亲的期望,王金定发下誓言:一定要改变贫困山区面貌,就是拼上老命,也让老百姓过上幸福的生活。
说了算,定了干。就这样他带领村民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和韧劲,踏上了开辟荟萃山村的希望和幸福之路的艰辛征程。
为了通公路,王金定带领该村200多名劳力,苦干了六个多月,把村里通往山下的六公里崎岖山道改建成了简易的盘山公路。“车通的那天,村头停了辆车,俺那几个婶子摸着从没见过的汽车说,这得几个人才能开上来呀!”王金定愈发感到自己的初心和使命。
之后,王金定又带头集资,架设了3公里高压、8公里低压线路;建设了蓄水量能达到12000立方的蓄水池工程;村里也建起小学。
虽然荟萃山村里发生了一些变化,但山上交通依旧不便、村民居住的特别分散,群众的生活仍然很苦。
“只有搬出大山,村民才能彻底甩掉山上的穷山恶水,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村子的落后面貌!”于是,王金定大胆设想:把荟萃山村整体搬迁到山下。他在跟村两委班子商议后,大家一致同意整体搬迁下山。
“俗话说,穷家难舍。尽管山上条件艰苦,但真让大家搬迁,多数村民不愿意离开这世代居住的地方。”于是,王金定和村干部一户户的做思想工作,2008年5月20日搬迁工程正式起动。同时王金定在群众大会上向群众保证,两年内一定让群众搬下山去。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在社会各界的帮扶下,2009年底,荟萃山村的村民们终于搬进设施齐全、宽敞舒适新社区。
村民搬下山后生产生活怎么办?王金定的心中早已绘就了一幅宏伟的蓝图——发展产业,以产业发展让村民真正实现搬得出、稳得住、有钱赚。
“我们也养过牛羊、大雁,种植过药材,但都因为缺水没有发展起来。”王金定自觉愧疚地说。
2014年该村被定为省级贫困村。
穷则思变。王金定凭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和毅力,多次外出考察寻找发展门路。“经过外出考察学习,结合荟萃山上昼夜温差大的特点,很适合种香菇。”王金定说。
2018年在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村里开始发展香菇种植,并先期了投资130万元,建起了9个香菇大棚。“9个棚,2个我用作了菌种培植,剩余7个种植了香菇,今年净收入能赚2万元。”该村困难户赵春喜望着朵朵香菇高兴地合不拢嘴。“明年准备再投资140万元建11个香菇大棚,并采取香菇和蓝莓套种,增加大棚附加值。”王金定说。
小杂粮加工电商经营红红火火,农家乐也将开工建设……王金定指着正在钻井的塔架说,等这深水井打好了,荟萃山村的发展将愈发加快了。
王金定不忘初心,凭着一腔热血和为民情怀,通过发展产业,使荟萃山村集体经济由几年前的零收入发展到现在的年收入20多万元。2016年,荟萃山村摘帽脱贫。王金定也先后获得了中国新农村建设十大代表人物、郑州市优秀共产党员、郑州市劳动模范等称号。
(登封政务新闻热线:15393715999 投稿邮箱:zzwblsl@163.com)
每天清晨,登封市卢店镇瓦窑沟村七组村民景巧霞早早的忙完家务,就匆匆来到离家不到300米的烤鸭饼加工厂,开始一天的劳作。“现在工作就在家门口,既能照顾住家里,每月还可以挣2000多元的工资,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景巧霞的话语间无不流露着对驻村工作队的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