荥阳 · 登封 · 上街 > 正文

“穷窝”变“福窝” 登封市君召乡宋沟村变形记

2019-03-06  来源:映象网

映象网讯(记者 刘少利 通讯员 宋跃伟)“十里八乡都知道俺村是个‘三少’村,沟多平地少、沙多土地少、干旱雨水少!”提起过去的登封市君召乡宋沟村,曾连任四届的村秘书王丙银说:“村里脏乱差,垃圾填满沟,挣钱没门路,种地靠天收,那是过类冇盼头”。如今的宋沟村,在老秘书的眼里则是另一番景象:“产业发展好、人居环境好、社会风气好,‘三少’变‘三好’,俺村也从穷窝窝变成了福窝窝。”

爱心企业对宋沟村实施帮扶

曾是省级贫困村的登封市君召乡宋沟村,共有11个自然村,298户1247人,贫困户65户284人。宋沟村尽管在2009年实施过集中扶贫搬迁,部分村民居住环境得到了改善,但贫穷的根子依旧没有拔出。

“俺村多年的贫困帽竟让这三个小伙子给‘摘掉’了。”王丙银快言快语,话语间无不感激登封市政府办驻该村的工作队。

“像俺仨都是80、90后的,学校毕业后直接参加了工作,对农村工作那是啥都不懂,到村里后也不知道从哪里开展工作。”驻村第一书记孙江博说,“村里一没产业,二来土质差,这才是该村贫困的主要原因。”

宋沟村的香菇种植大棚

“曾听当地老百姓说过,以前这里的红薯、西瓜、花生还是贡品呢?通过邀请农科部门专家对土壤分析,确实适合种植花生、红薯等作物。”工作队员冯宇喆介绍,可老百姓不相信,没办法,他们工作队三人一商量,自己兑钱,流转了3亩地,建立自己的试验田。

在驻村工作队“实验田”的带动下,当年带动39户贫困户种植红薯、花生等特色农作物235亩。“我种了八分红薯,收获后,孙书记建议我加工成粉条,这不,粉条这一样都卖了3000多块。”贫困户薛三合可谓是“试验田”的最大收益者。

“开展脱贫攻坚就是要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想方设法打好‘产业、环境、民风’三张牌。”孙江博说。

之后,驻村工作队把发展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主攻方向。通过前期考察和市场分析,在君召乡政府和帮扶单位登封市政府办的指导帮助下,确定发展香菇种植产业。通过争取上级扶贫资金,去年建成了12个香菇大棚以及冷库、晾晒场等配套设施。

“现在正是装菌袋的时节,村里的贫困户及周边村里的人都来打工呢!”工作队员高峰介绍。

“装袋一天60块,离家近,还不耽搁送孩子上学,真不赖!”贫困户高淑珍乐呵呵地说。

村民就近就业

“香菇基地的经营采用‘公司+村集体+贫困户’方式,村集体将香菇基地的使用权出租于专业的香菇种植企业,每年可获得固定收益,基地全部投入使用后,每年可装香菇棒10万棒,年产香菇约20万斤,预计可带动贫困户约25人就业。”孙江博介绍。

在抓好产业发展的同时,驻村工作队依托村企联建,在其所在单位登封市政府办的大力协调下,三家爱心企业为宋沟村捐赠联建资金110万元,用来产业发展和人居环境改善。同时,借助“扶贫夜校”、“星级评定”、设立爱心超市等,激发贫困户脱贫的内生动力,培养向善、向上、向美的文明村风民风。

“今年我们又谋划了百亩菊花种植、医院健康扶贫康养、农副产品粗加工等项目,推进实施村庄绿化亮化工程,真正解决老百姓脱真贫、不返贫、就近就地能致富的愿景,为推动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孙江博信心满满。

(登封政务新闻热线:15393715999 投稿邮箱:zzwblsl@163.com)


文章关键词:脱贫,产业,变形记 责编:杨文丽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时政要闻

当好人民群众贴心人!河南政法系统公布 40项爱民服务承诺 河南公布40项爱民服务承诺

专题

弘扬非遗传承  助力文化扶贫 弘扬非遗传承 助力文化扶贫

地市风采

视点中国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