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讯(记者 乔雯 通讯员 高红义)10月16日下午,中国·新密伏羲文化论坛在新密开幕,由中华民族文化研究院伏羲文化研究中心、新密市文化局、尖山风景区、河南伏羲山旅游有限公司等共同举办。来自国内各地伏羲文化传承研究人员以及关注伏羲文化的各界代表200多人参加了会议。
中华民族文化艺术院伏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大会执行主席厉久山教授宣布中国新密首届伏羲文化学术论坛大会开幕,并且讲述伏羲文化传承发展的脉络。在开幕式上,诗词朗诵、歌曲、古筝演奏等各种文艺演出为论坛开幕式增添了靓丽的色彩。
10月17日,举行拜祖仪式,并举办了专家学术研讨会。经过充分的讨论和酝酿取得了很多共识,达成了以下成果:
一、新密境内伏羲文化遗址丰富。新密境内与伏羲文化有关的地名几十处,伏羲女娲祠等纪念性庙宇18处。新密市西北部有浮戏山,据专家考证,“浮戏”与伏羲同义,浮戏山即伏羲山,浮戏山中有三个山峰,分别叫西皇山、中皇山、东皇山,西皇山下有条深沟叫洪荒沟,是伏羲女娲滚磨成亲和女娲炼石补天的地方,至今那里还有五色石。该市的牛店镇绥水岸边有“三皇之世”的补国城遗址和娘娘庙遗址,位于该市西大街办事处的三皇山(又名开旸山)上建有开旸庙,庙内有三皇殿,供奉着伏羲、女娲和神农。位于该市来集镇的浮山岭上有伏羲女娲祠,供奉着伏羲女娲并排坐像,这是全国唯一把二者视为夫妻的庙宇,至今还有婚后不育的信男信女到此求子的风俗。位于我市平陌镇灵崖山上的天爷洞,相传是伏羲女娲居住的地方,距莪沟裴李岗文化遗址近在咫尺,洞的上边建有三皇殿和黄帝拜祖碑,供奉着伏羲女娲等传说中的人类先祖。
二、伏羲女娲神话传说众多。新密境内流传着大量有关人祖伏羲女娲的传说故事,如伏羲女娲兄妹滚磨成亲,女娲炼石补天,植桑养桑等。这些神话传说不但具有原始性,而且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如浮山上的石头遗留有伏羲女娲劳作的汗香气,有女娲抟土造人用过的不同一般的油腻土;开旸山有伏羲女娲兄妹躲避洪水的石老虎,有滚磨成亲自古遗留下来的磨盘石及磨磨顶、磨合沟等地名;浮戏山钟沟有女娲炼石补天留下来的五彩石等。在新密山水间,这些代代传承的地名、传说故事透露了丰富的远古时代的历史文化信息。
三、有关伏羲文化民俗活动丰富。新密有着众多供奉人祖伏羲女娲的庙宇,各种形式的古庙会源于上古,达于当代,成为广大群众祭祀祖先的生动体现。如来集浮山寨伏羲女娲庙会(农历2月18日-3月18日)及平陌天爷洞庙会(农历三月三、六月六、九月九),影响遍及周边各县市及豫东地区,庙会还成为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场所。开旸庙作为全国唯一的一所祈晴庙宇,反映了民间敬奉女娲的祈晴习俗,当今的庙会祭祀活动是上古人类活动的延续。
四、伏羲时期地下考古成果丰厚。在新密溱洧流域,诞生了中国目前所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时代裴李岗文化。从考古发掘出的木炭标本测定的年代看,裴李岗文化距今约8000年左右,正与传说中的伏羲时期相吻合。新密溱洧流域已发现裴李岗文化遗址14处,占全国已发现的裴李岗文化遗址的五分之一。2009年的李家沟遗址的发掘,进一步证明了早在8000-10000年之间新密这片土地上原始农耕业已经形成。今年8月在伏羲山区尖山村发现了龙山时代的陶片和古人类时代的活动遗迹。公元前4000年-公元前8000年之间是伏羲活动的重要时期,是人类从旧石器时期到新石器时期一个重要阶段,从新密民间神话传说和新密考古发掘中都找到了伏羲时代中华人文先祖们活动的遗迹和传说。
五、新密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于2008年1月2日授予“中国羲皇文化之乡”称号是当之无愧的,同时建立了“中国羲皇文化保护基地”这是非常必要的。新密的一些历史文化爱好者为此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这次大会的专家们一致认为新密是中国羲皇文化内涵最丰富的一处重要地区,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政府要给予充分地重视和保护,同时给予适当开发和利用。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说,新密是中华民族的圣地,伏羲山是中华民族的圣山。
六、经大会专家考证,“密”字同“宓”,“宓”与伏羲氏直接有关,也就是说新密的“密”字来源于中华的人文初祖伏羲氏。密县的“密”字是对中华人文初祖伏羲的一种纪念。这是“密”字的真实来源。
七、经与会专家考证,“华”字来源于华胥氏。华胥氏最早生活在华胥之州,华胥之州就是后来史书上的“华渚”。今日新密境内南部的“双洎河”就是古书上的“华水”。从三皇五帝时代直到夏朝早期,这里一直是中华民族活动的核心地区,因此可以说新密这片土地就是华夏之源。周穆王东巡时赏给命鹿,铸成“命簋”,清末被发现后被美国盗走(现存于美国芝加哥博物馆)。该青铜器记录了密县称“华”的史实(西周初新密这里曾被封为华阳国)。考古学家唐兰在《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徽》中说:“华,地名,在河南密县,西为嵩山,是夏族的旧居,所以华即夏,中华民族起於此。”
(新密政务新闻热线:18638577399 投稿邮箱:8466338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