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业大学烟草学院教授杨铁钊先生在田地记录烟草生长数据
“烟波万顷民犹记,漫水施肥苦做乐。唇间吐雾解辛劳,吞龙长恨东流水。
荷锄沟垅天向晚,西山归去作农言。春来三十几轮秋,国基农本谁与共?”
——《木兰花·赠杨铁钊教授》
中原大地,自古钟灵毓秀,物产丰富,人杰地灵,历史上留下了许多震古烁今的名字,历史簿上镌刻着他们为人类发展做出的贡献!从古至今,许多农业先进技术的发展大都肇始于河南,每一场农业革命都离不开河南农人的付出!时至今日,更是如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农业发展中,尤其是在现代农业发展中更是要注重生态平衡、环保问题。怎样协调水资源的匮乏与农作物灌溉需水量大之间的矛盾,是许许多多农学家为之钻研一生的课题之一。但,在河南就有这样一位农学家,他筚路蓝缕,皓首穷经,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把“金钥匙”!
他,就是我国著名烟草育种专家、河南农业大学教授杨铁钊!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样一位朴实无华,穷其一生将精力献给中原烟草事业的农业科学家!是他解决了中原80万亩烟草地的灌溉问题,是他让烟农最烦心的施肥变得简单,是他这一创举让更多的贫困户节省大量资金,从而更快脱贫致富!
杨铁钊,河南省临颍县人,现任河南农业大学烟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家烟草专卖局转基因烟草安全性评价委员会委员、国家烟草专卖局科技委委员、全国烟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烟草品种审评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烟草专卖局科技委委员、河南省作物学会理事等职。1978年3月考入河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学习,1981年毕业后在河南农学院攻读作物遗传育种专业硕士研究生,1985年1月毕业留校任教至今。一直从事作物遗传育种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烟草遗传育种。他先后主持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烟草体细胞杂交育种技术研究”、国家烟草专卖局项目“转基因抗虫烟草抗性遗传和安全性评价”、河南省科委“优质抗病烤烟新品种选育”等研究课题。30多年来,他编写出版了《烟草育种学》、《烟草良种繁育与种子检验》等专著和教材5部;在《植物保护学报》、《西北植物学报》、《中国烟草学报》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中发表研究论文100多篇,培育出的“豫烟5号”、“豫烟6号”、“豫烟10号”、 “豫烟11号”、“豫烟12号”烟草新品种获得国家审定,并在全国推广种植。先后获河南省科技进步奖5项,其中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三项。利用现代基因工程技术,将两个外源的抗虫基因同时导入栽培烟草品种中,成功地培育出转双基因高抗虫烟草品种并在生产上应用,于1995年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曾获河南省第二届青年科技奖;河南省教委优秀教师奖励基金奖;河南省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河南省委、省政府优秀专家;河南农业大学“最美教师”等荣誉。
就是这样一位著作等身、科研成绩卓越、贡献突出、爱生如子的农业科学家却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在了田间地头,花在了千千万万烟农身上,他每日的所思所想就是来一场烟草耕作革命,解决烟农生产中最繁重的环节“灌溉、施肥”,同时通过这场革命为国家节省大量水资源,让青山绿水永留人间。
一生育种终不悔,豫烟美名华夏传
财富与他如过眼云烟,帮助农民致富增收才是人生初衷。国家严格的烟草专卖制度,不可能让杨铁钊教授所研究的豫烟系列品种,同其他农作物品种一样与育种企业合作,出售专利以此获取财务上的回报,但是杨铁钊教授依然30多年如一日无怨无悔的进行烟草育种研究。当记者走进杨教授那间小小的办公室,走进堆满物品的实验室,目之所及窗台狭窄空间上摆放着整整齐齐的烟草幼苗,钻入鼻孔的是满室浓郁的烟草味,还未见其人,便似乎已经看到一位忙于实验,辛勤育种的农学专家,这也印证了大家对他的评价……
三十年,岁月匆匆,当年那个骑着自行车跑遍全省烟草主要产烟区的小伙子,用他对农业、对农民、对烟草育种的一腔热情践行着自己当初学农的初衷—帮农助农益农,奉献一生。三十年,岁月见证了他的成长,见证了他的成绩,他兑现了对千千万万烟农的承诺;他不改初心,在三十多年间仍一如既往的那样对农业满怀执着,耳顺之年的他一日之内冒着酷暑跑遍漯河、驻马店;两周之内遍访洛阳、三门峡、许昌、漯河、南阳、信阳、驻马店等河南主要产烟区、各市县试点,只为了帮助这些种植烟草的农民们做一点实际的事儿,让他们能多挣点钱,住得更好一点,吃得更好一点,穿得更好一点。在很多人眼里,杨铁钊教授不是和家人最亲,而是和河南田间地头的烟农最亲;在很多人眼里,杨铁钊教授不喜欢金钱和荣誉,而是最喜欢烟农增收后脸上的那一抹幸福的笑。
河南烟草主产区,甚至全国烟草主产区烟草种植的农民们,或许不知道杨铁钊是谁,但肯定熟知以“豫烟6号”为代表的“豫烟5号”到“豫烟12号”优质豫烟良种系列。过去农民们饱受烟草黑胫病、角班病、花叶病、赤星病、气候性斑点等各种各样烟草病虫害的危害,随时面临着减产减收乃至绝收的问题。事情的转机发生在杨铁钊教授在2007年到2013年短短的六年之内,他相继培育出“豫烟5号”到“豫烟12号”豫烟系列烟草良种,特别是“豫烟6号”具有的抗旱、抗病、优质稳产、性强的特性,为千万烟农带来了福音。
“自从种植了杨教授培育的“豫烟6号”后,产量一直很稳定,这个种子比以前的都好”。说这句话的是有着数十年种植烟草经验的许昌襄城县农民,这里是我国最早的烟草良种培育点儿,农民质朴实在的话语,却是对杨铁钊教授最好的肯定和赞扬。
造福更多的烟农,让豫烟系列品种走向全国是杨铁钊教授一直在努力去做的一件大事。2014年,河南烟草专卖局为了推广杨铁钊教授培育的豫烟系列品种,更是在漯河主持召开了“河南浓香型烟叶新品种现场观摩评议会”,这是我国首次全国性的烟草品种产品推介会,会上邀请全国各地众多优秀烟草专家学者参会,在经过试点实地考察之后,获得与会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从此河南在全国有了一个叫得响的烟草品牌——“豫烟”。
顺应国情做研究,节水减肥护生态
我国曾经以7%的土地养活世界22%的人口而享誉世界,但是大水漫灌、肥料的不合理粗放使用,大量土地板结,乃至失去耕种价值。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大量的土地变更为建设用地,庞大的人口更需要土地来养活。但我国水土资源贫乏,耕地资源不足。更令我国耕地现状雪上加霜的是化肥的超标使用,仅占世界耕地面积7%的我国耕地面积,化肥使用量却占据世界化肥生产总量的三分之一,远超世界化肥安全使用量3倍以上,化肥的有效利用率更是低至35%左右,化肥施用量严重超标,这成为了杨铁钊教授心中不可言说的痛,作为农学家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不能让这种情况听之任之恶化下去,必须要阻止这种势态的蔓延!
杨铁钊教授以烟草生长为例,经过多年的数据搜集整理研究,他分析水分过多或者过少都是造成肥料流失的原因。如南方水多,化肥还未被烟草苗株吸收便已被冲走,烟草苗株对肥料利用率仅为20%;北方的利用效率仅比南方好一点儿达到35%,而这些被水冲走的肥料流进江河湖海,造成河流湖泊的富营养化,绿藻、水葫芦等水草疯狂生长,打破水中生态平衡,引起生态问题……
走进农田,倾听烟农心声,杨铁钊教授一旦有了时间那就奔赴省内烟草主产地的烟田。杨铁钊教授在烟田做试验和农民交谈时,总是能听到农民由于缺水造成烟草产量,品质降低的苦恼,或者肥料价格上涨,青壮年到城市打工农忙无人,烟草种植的收入减少……这更坚定了杨铁钊教授钻研处一套“水肥一体”的决心!
怎样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农民的生活更好一点,让农民的劳作更轻松一点儿,让烟草产量更高一点儿呢?这个问题始终萦绕在杨铁钊教授脑海里。于是杨铁钊教授在完成“豫烟12号”的育种研究之后,2013年终于抽出精力,将自己的科研目标定为攻克水肥使用效率极低的这一世界性的难题,从而降低农民的生产成本。他一再强调“肥料只有溶于水才能被植物吸收”,他借鉴新疆棉花、马铃薯,东北玉米种植以及南方的香蕉,菠萝等经济作物灌溉施肥方式,提出了适用于烟草的“水肥一体化”概念,被他称为烟草耕作方式的一场革命性改变。
2016年杨铁钊教授带领他的十几个学生,在洛阳、三门峡、许昌、漯河、南阳等地建立试点基地,进行试验。通过大量的实验,经过对比在使用“水肥一体化”技术之后,烟草肥料的有效利用率竟然提高到80%,相比过去40%的肥料利用率,农民的化肥使用投入降低一半以上!阶段性施肥制度,满足烟草不同生长阶段对化肥的生长需求。同时采用滴灌的灌溉方式,更是相比传统的大水漫灌极大的节约了水资源,过去烟草浇灌一亩地蓄水30-40立方米,现在仅需10-8立方米就能满足烟草的灌溉需求。
“用了杨教授发明的这套灌溉施肥方法后(水肥一体化技术),买水肥的钱差不多是过去化肥的一半,钱花的少了,浇地用滴灌,用的水少了,电也少了,现在能在浇地时随水施肥,连农活都省心了,也不用把孩子叫回来干活了”。在洛阳试点基地,遇上一位农民,谈到烟草种植,都能听到他对“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推崇。
再好的技术,放在实验室出不来,转化不成生产力那也仅仅是好看!
“水肥一体化”的实行,必将在烟草生产中掀起一场翻天覆地的农业革命。烟草种植的变革,已经在为其他农作物的生产提供着借鉴,在不久的将来“水肥一体化”将咋其他农作物生产中推广开来。这场“水肥一体化”的农业革命,将进一步改善我国生态环境,让更多物种的生存条件得到保证,让更多的农民能从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更进一步减轻农民种植庄稼的生产成本!
烟草生长三大阶段所需要的水溶肥料
中原大地推试点,节省民力降成本
伟大的人往往是顺历史潮流而动的。在2015年1月,农业部提出到2020年,我国农业要实现“一控两减三基本”,控制农业用水总量;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就在两年前,2013年,杨铁钊教授便提出了适用于烟草行业的“水肥一体化”技术概念,经过2年的前期筹备,他顺应国家政策,向国家烟草专卖局提出,烟草是大棵农作物,一亩地植株近1100株,非常适合使用水肥一体化施肥灌溉方式,正式启动了“水肥一体化”项目立项研究。
过去烟草平均一亩地的收入在3500元左右,洛阳、三门峡、许昌、漯河、南阳等地在2016年建立试点,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之后,农民平均一亩地增加收入1000元,上等烟比例更是提高10个百分点,同时烟草香味也得以提升,改善了烟草品质,受到了试验田农民的极大欢迎,生产的烟叶在市场上更是供不应求。
“多少年没见过这么好的烟了,产量都比以前高得多,化肥买的少,电用得少,水浇的少,活干的少,却没想到比以前能多挣这么多”。在漯河试点,烟草大丰收时,听着农民发自肺腑的话,杨铁钊教授笑了。
2017年,杨铁钊教授将在全河南省主要产烟区各个县区,全面设立试点基地,进行示范推广。今年河南烟草滴灌面积达到20万亩,占总面积的四分之一左右,预计在2020年,河南主要产烟区80%的烟田将会使用“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技术。短短的三年,完成这一目标对杨教授而言,其艰巨性、其复杂性、其重大意义不言而喻,杨铁钊教授顶着思想上、身体上的双压力,以一副“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魄承担了这项历史赋予他的任务,尽管他的书桌旁还留存着他日常服用的药物。
“去年,老师已经因为身体原因住过一次医院,当时,医生交待不能让老师长时间对着电脑工作,但是当时我的研究生论文出现了错误,老师就让我打印出来,在A4纸上一页页的给我批改,老师当时还在输液,他一直都是一位敬职敬业的好老师,很多学生都很喜欢老师,在学校的投票活动中,老师当选了我们农大“最美教师”的称号”,席琦亮,杨铁钊教授的研究生,目前跟随他做“水肥一体化”技术研究,在交谈中告诉记者。
过去的交通运输并不发达,为了便于运输,化肥厂不得不将生产出的液态肥料再次加工为固态肥料,便于交通运输和农民使用,同时不可避免的增加了化肥厂和农民双方的生产成本。化肥只有溶于水才能被农作物吸收,更是降低了化肥的效用。但是现在,四通八达的公路,极大的方便了液态肥料的运输,杨铁钊教授借鉴加油站模式,顺时势提出了“烟草液态加肥站”的概念,目前许昌襄城县液态加肥站正在建设中,由加肥站直接供应液态肥料的日子已经来了!
与此同时。杨铁钊教授带领学生潜心研发,针对无水无电、有水无电、有水有电三种状态下,烟草田地“水肥一体化”专用配套设施相配合,有效提高烟田施肥效率。过去烟田施肥,两个农民相互配合,一天能完成2亩地左右,而现在,2个小时一个人能完成10亩地的施肥,一天一个人可施肥40—50亩地,是过去农民工作效率的40倍以上,且劳作更为轻松,这种对生产力的推进,直接影响了当地农民生活形态的发展!农民不再劳作苦,而是种地轻松且幸福!
无论是“水肥一体化”这项技术为烟草行业带来的灌溉施肥技术革命性变化,还是培育出的“豫烟系列”优良烟种为烟草行业带来的高产丰收,杨铁钊教授只是一心为河南烟草行业的提高开辟出新的出路,让这片土地生长出更优质的烟草,让水肥得到更有效的利用。不改初心,方得始终!杨铁钊教授仍然在为了农民增收,祖国山河更美而继续努力着……
8月28日至29日,河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奔赴南阳市的桐柏县和镇平县,分别与桐柏革命纪念馆和镇平彭雪枫纪念馆举行校外实践基地挂牌仪式。
7月5日下午,河南农业大学“大学生宣讲团”基层巡演活动在新蔡县一高报告厅举行。
7月5日下午,河南农业大学“大学生宣讲团”基层巡演活动在新蔡县一高报告厅举行。
7月5日下午,河南农业大学“大学生宣讲团”基层巡演活动在新蔡县一高报告厅举行。河南农业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张勇民一行,新蔡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李振南等出席巡演活动,并与上千名观众一道观看文艺演出。
6月14日上午,河南省淅川县与河南农大校县合作签约仪式在农大科技信息中心举行。
6月14日上午,河南省淅川县与河南农大校县合作签约仪式在农大科技信息中心举行。
6月14日上午,河南省淅川县与河南农大校县合作签约仪式在农大科技信息中心举行。
昨日是首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名单揭晓,河南有5位优秀科技工作者上榜。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共有10个科研团队获创新争先奖牌、28人获创新争先奖章、254人获创新争先奖状。
11月13日,西峡县与河南农业大学生物质能源河南协同创新中心举行院县合作签约仪式,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能请到省科技专家为我们讲课,我们村的村民们既感到高兴,又感到荣幸,希望乡里多组织这样的学习活动,让我们农民开开眼界,长长能耐。”王寨乡唐村村干部高兴地向记者说道。
7月27日下午,河南省农业大学教授刘天学带领着学生到方城县玉米高产创建示范基地进行考察指导,市人大代表、县农技推广中心主任曹荣陪同。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点解决河南、河北、天津、北京4个省市用水问题,为沿线20多座大中城市提供了生活和生产用水,并兼顾沿线地区的生态环境和农业用水。
7月11日——7月12日,河南农业大学教授胡彦民带领博士生一行来到方城县玉米高产创建示范基地进行考察观摩。
6月22日,河南农业大学教授刘天学带领研究生检查指导方城县玉米高产创建工作。市人大代表、方城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曹荣,副主任王顶杰等陪同,深入赵河镇席庄村田间地头实地查苗情、墒情、病虫草情,摸清当前田作物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