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专题  > 正文

巩义市永安路街道组织学习乡风文明工作先进经验

2019-07-15 16:22:30   来源:映象网

5034

映象网讯(记者 谷艳伟 实习生 张学锋 通讯员 赵梓孜)为扎实有效推动巩义市“摘星夺旗创三宜”活动的开展,创新方式方法,不断提升“乡风文明”工作实效。7月11日下午,巩义市永安路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马莹莹带领街道、各村文化骨干到西村镇、大峪沟镇董陵村、竹林镇学习乡风文明工作先进经验和特色做法。

文化场馆作为传承文化的服务载体,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必不可少的硬件。西村镇打破传统思维模式,将“权力”下放给群众,成立书法、旗袍、戏曲等文体协会,每类文体协会会长均由该项活动的爱好者担任,自主组织开展各类活动,原本受“冷落”的活动室现如今热闹非凡。

“以前组织个活动拉人组队是最困难的事,通常只能找熟人‘下手’,但每次动员报名还会被人推三阻四。”西村镇文化中心主任如是说,现在把这些活动交给他们,他们更清楚群众想要什么,组织起来就比较轻松,平时有什么比赛或活动,只要群里喊一声,少说就有五六十人踊跃报名。

“这个村老好了,我见天下午都骑车来这看。”我们刚到大峪沟镇董陵村就碰到一个大爷骑车准备进村。大峪沟镇董陵村对社区环境进行了绿化美化,打造了融观赏、休闲、教育、警示于一体的“和美董陵家风家训主题文化园”。文化园由“一园一路一墙一丛”组成,即家国园、百家姓家风家训路、家风家训专题篇墙、和美董陵谚语丛。

同时参观了董陵村的“巧媳妇手工坊”、“四点半课堂”、“家缘书画室”等群众开展手工艺制作、书法学习活动场所。

最后一站来到了竹林镇政府,学习先进经验,领悟竹林精神。竹林镇党委委员张珂介绍平时工作上的“干货”:“实现乡风文明就是在群众的头脑里搞建设,‘工期’长,见效慢,不是急功近利就可以完成的,也不能搞涂脂抹粉的形象工程来实现,这些都是潜移默化地渗透到群众的方方面面的。要抓重点、强落实,持续跟进各项工作,避免出现虎头蛇尾的情况。”

此次学习之行虽然短暂,但是“学习组”成员纷纷表示受益匪浅,感慨乡村治理工作确实要像绣花一样精细,不仅要“面子”美,更要“里子”实,这里的“里子”就是家风、民风、乡风。下一步,街道将借助“摘星”工作平台,科学发力、持久用工,不断推进“乡风文明工作”再创新高度。

(巩义政务新闻热线:15890370999 投稿邮箱:732141960@qq.com)

文章关键词:乡风,文明,经验 责编:杨文丽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和合”思想与文明交流互鉴

    习近平总书记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指出,“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我们要加强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夯实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

  • 中医药抗疫的中国经验值得总结

    中医药是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一大特色和亮点,实践证明,中西医合作可以最大程度发挥我国医疗优势。

  • 人民观察:保护世界文化遗产 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集体记忆。中华文明历史悠久,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化遗产,这是我们建设文化强国、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的宝贵资源。

  • 以更有活力的文明成就贡献世界

    中华文明拥有辉煌的历史,积淀了深沉厚重的文明财富,为世界文明宝库增添了中国成分,作出了中国贡献。

  • 关于以郑州为中心的华夏文明传承创新示范区建设的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借助“区位+枢纽”的比较优势,依托河南的市场、人口、资源等优势,郑州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正在强起来、大起来、亮起来、美起来。

  • 国际论坛:从历史中汲取文明互鉴的经验

    在北京举行的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让来自各国的学者能够聚集一堂,共同回顾整个亚洲的文化遗产,交流对于如何更好地保护这些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建筑和艺术遗产的看法,特别是如何在现在和未来的语境下理解过去这个命题。

  • 坚持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坚持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既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管网治网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也是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紧紧抓住互联网这一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维护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实践路径和根本遵循。

  • 思想纵横:建设生态文明须多积尺寸之功

    宁夏灵武有位全国“治沙英雄”叫王有德,他在白芨滩上四十年如一日,凭着“宁肯掉下十斤肉,不让生态落了后”的拼劲和“生命不息,治沙不止”的韧劲,经历一次次沙进人退、人进沙退的反复,终于在毛乌素沙漠边缘筑起一道绿色屏障。白芨滩的树是一棵一棵种下的,白芨滩的生态是一点一点改善的。白芨滩的故事说明,建设生态文明离不开埋头苦干,必须多积尺寸之功。

  • 正确把握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基本属性和价值取向

    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深入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载体,要着眼于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调动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创新方式方法,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牢牢守住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动员和激励广大农村群众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 负责任、勇担当 切实践行中国的“文明宣言”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璀璨文化,与辽阔疆域上鬼斧神工、雄奇壮美的大自然交相辉映,凝结了浩如烟海、灿若星河的文化和自然遗产。这些宝贵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卓越智慧和集体记忆,是我们万众结同心、奋进新时代、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支撑和力量源泉。

时政要闻

中原春耕图里的金融密码 中原春耕图里的金融密码

专题

绿化扮靓管城 处处皆可入画 绿化扮靓管城 处处皆可入画

地市风采

视点中国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