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新乡讯(记者 崔学庆 实习生 冯二宽)佩带红袖标,游走于大街小巷,进行治安巡防;手持铁锨扫帚和村两委干部、优秀干部并肩奋战,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心怀大志,不辞辛苦自主创业,为了早日脱掉贫困帽子。
近几年,在新乡市延津县榆林乡西娄庄村,贫困户的干劲越来越大,成为了别村羡慕的村子。“国家给的好政策又多,各级领导干部也都对俺们的生活可操心,咱还有啥理由不好好干?”西娄庄村的贫困户对记者说。
西娄庄村是一个有2530人口的村子,建档立卡贫困户30户,116人。2016年,整村实现脱贫。这是各级政府加大投入的结果,当然,更离不开贫困户主动愿意就业创业,打心眼里想脱贫的真做真干。
近年来,随着国家扶贫力度的逐步加大,对贫困户的普惠政策越来越多。这个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个别贫困户产生了等靠要的想法,只想国家救济。部分边缘户也有不满情绪,“明明和贫困户生活状态差不多,为啥很多政策都享受不到?”
针对这种情况,西娄庄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广泛听取各界意见,有针对性地制定了《西娄庄贫困户励志基金管理办法》。该村利用村集体经济收入设立贫困户励志基金,对贫困户积极参与公益活动,踊跃脱贫致富,维护集体声誉,抵制恶行秽语等,实施积分管理,用励志基金的形式公开发放。截至目前,已发放励志基金30000余元。
通过励志基金的发放,激发了贫困户的内生动力,增强了贫困户关心、支持、参与公益活动的积极性。在贫困户形成了想致富、想脱贫的浓厚氛围,贫困户积极作为领取报酬心安理得,同时贫困户日夜操劳看家护院的壮举也赢得了广大村民的广泛赞誉,从而助推了乡风文明,和谐稳定。
办法实施以来,已有12户贫困户申请稳定脱贫,按程序批准2户稳定脱贫;有5户贫困户申请脱贫,按程序批准3户脱贫,17户立志脱贫的贫困户按照《西娄庄村贫困户励志基金管理办法》受到数额不等的奖励。
为此,村里还举办专场晚会,县乡村三级领导公开为贫困户颁奖,对贫困户励志脱贫的举动给予充分肯定,从而推动智志双扶取得更大成效。大家也都表示,“不能像以前一样啥都不愿意干,会继续好好干下去,通过劳动发家致富才是正道。”
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全面推进乡村复兴。
我省乡村振兴中存在诸多“人”的问题:青壮年农民持续流动,“三留守”即妇女、儿童和老的人口结构困扰着乡村振兴;农民群体的利益不断分化、传统农民的“等靠要”、重物质轻精神等观念使乡村振兴难度大。
我国面临的一个新的历史任务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而这个新的历史任务能否顺利完成,主要取决于乡村能否实现全面振兴。
实现乡村振兴,既要解决好农业问题也要解决好农民问题,既重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也不忽视普通农户。
今年年初,习近平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指出,乡村振兴是一盘大棋,要把这盘大棋走好。7月5日,习近平同志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坚持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让乡村振兴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走好乡村振兴这盘大棋,需要牢牢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要确保实现到2020年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就必须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攻克深度贫困堡垒,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在“准”和“实”上下功夫,确保脱贫攻坚目标顺利实现。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指出,要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统筹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建立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体制机制。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推进城乡融合与乡村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破解“三农”问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还需明确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乡村旅游利用乡村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把农耕活动与休闲农业、传统农业文明与现代乡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
乡村振兴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河南农业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农业增效、农村繁荣、农民增收为出发点,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力推进农业农村农民全面发展,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河南特色的乡村振兴发展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