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延辉 通讯员 张温良 常春杨
题记
天地之中,大河之南;具茨山下,溱洧河畔。这里是黄帝故里——河南新郑,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
“三月三,拜轩辕。”每年一度的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生动诠释“黄帝文化”“黄河文化”的精神与魅力,华夏炎黄子孙齐聚于此、寻根问祖,新郑已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的拜祖圣地、心灵故乡、精神家园。
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古”闻名的新郑,奋力谱写以“新”出彩的时代华章。
十年间,新郑成为郑州市建成区面积最大、唯一人口破百万的县级市,构建起“三主三新”现代产业体系,高质量发展不断拓展新空间、跑出“加速度”。县域经济发展质量连年全省第一,稳居全国县域百强。
1634项审批服务事项进驻政务服务中心,营商环境正成为新郑“金字招牌”,释放出“强磁场效应”。
十年间,破旧杂乱的老城南街变身古色古香的明清古巷,咏唱“青砖伴瓦漆,灰墙斜阳里”新故事。一批遗址生态公园项目,植入新元素新业态,让文物遗址融入生活、惠及民生、传承文化。
十年间,让人掩鼻而过的“臭水河”恢复诗经“溱与洧,方涣涣兮”的诗意面貌,人们在家门口邂逅“诗与远方”。幸福就在绿水青山间,55个多功能街心游园、13个大型城市公园,形成交错相连的城市绿地网络,经济的突飞猛进和生态的“只此青绿”相得益彰。
当下的新郑正以竞进状态、拼抢姿态,奋力打造兼具自然生态之美、彰显历史人文魅力的现代化全国一流中等城市。
争先进位谋跨越,黄帝故里焕新彩。
岁月的年轮刻录历史的荣光。
进入新时代的十年,是新郑快速发展的十年。党的十八大以来,新郑市立足新发展阶段、践行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抢抓战略、政策、历史“三大机遇”,以“整体工作争先进成高原、重点工作创一流起高峰”为总要求,锚定“两个确保”,深入推进“十大战略”行动,全面开展“三标”活动,以建设黄帝文化历史名城、现代临空产业新城、宜居宜业生态城市为载体,深入实施“九项工程”,加快建设兼具自然生态之美、彰显历史人文魅力的现代化全国一流中等城市,实现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新郑经济“体格”在强健,“韧性”在增强。2021年,新郑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93.3亿元,同比增长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4.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456.9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2.2亿元,同比增长9.2%。今年上半年,新郑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06.8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82.2亿元,同比增长20.6%,经济运行整体呈现“加速修复、企稳向好”态势。
一个个数据,一项项排名,标注新郑争先进位谋出彩的奋斗印记。
目前,新郑市现有金融机构16家,是全省拥有金融机构数量最多的县(市);市场主体总量突破12万家,居全省县(市)第一;共有大中专院校23所,在校师生近30万人,是全省拥有高校最多的县级市;现有常住人口120万,位居郑州市县(市)首位,是全省两个人口净流入县(市)之一,也是唯一一个郑州地区破百万人口的县(市),城市建成区面积达131.4平方公里;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市)、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排名连年攀升,县域经济发展质量总体评价连年位居全省首位,是全国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县、全省第一批践行县域治理“三起来”示范县(市)。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跳出河南看新郑、跳出一域看全局、跳出现实看未来,新郑市树立建设现代化全国一流中等城市的发展目标,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地把“三城”立起来。
彰显城市底蕴风采 着力打造黄帝文化历史名城
作为黄帝故里,新郑市认真落实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大力实施文化特色彰显工程,坚持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并举、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互动、建文明城和做文明人并重,积极推进黄帝文化、根亲文化与黄河文化的有机融合,有力推动城市文明进步、文化繁荣。
城市文化特色充分彰显。连续17年成功举办黄帝故里拜祖大典,连续高规格举办15届黄帝文化国际论坛,壬寅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的举办,向全世界炎黄子孙展示了庄严肃穆、气势磅礴的故里新貌,黄帝文化的影响力、凝聚力和向心力更加强劲。
城市文明水平大幅提升。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网信应急指挥中心等融合,实现文化设施、队伍、服务三个100%全覆盖。精心办好“溱洧欢歌”“戏曲进乡村”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惠民活动1700余场次,覆盖群众50余万人,在全市掀起“弘扬全社会崇德向善正能量,争做新时代最美黄帝故里人”的热潮,以两夺全省第一的优异成绩,实现了从省级提名城市到省级文明城市再到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三年三大步的目标。
文旅产业发展深度融合。聚焦文化和旅游的结合点,整合优势历史文化资源,将黄帝故里、郑韩故城、具茨山、裴李岗遗址等串点成线、串珠成链,精心设计打造一批特色旅游线路,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双繁荣。引进黄帝千古情等文旅业态,连年举办枣乡风情游、白居易诗歌文化季等特色活动,开发车马文化探古游和白居易、欧阳修等名人文化寻访游等研学游产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全力推进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
做强城市硬核支撑 着力打造现代临空产业新城
产业兴则县域强。落实换道领跑战略,坚持创新赋能、培育集群,以“三个全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全面优化产业结构。深入实施产业升级提速工程,产业结构优化为以电子信息、健康食品、高端商贸物流等为主,生物医药、智能装备制造、高端文旅等新兴产业加速崛起的“三主三新”产业体系。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设立2期共30亿元战略新兴信息产业基金,持续推动企业工艺装备升级、新产品研发应用。常态化开展“三个一批”活动,紧盯项目前期及在建、续建项目,以高质量项目建设推动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
全面深化开放创新。以先进制造业为主攻方向,以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为招商重点,招引尊绅光电等项目15个,总投资177亿元,尤其是锐杰微芯片封测项目,月封装芯片达4000万颗以上,填补了全省集成电路产业空白;2022年3月,华思光电产出河南省内第一片MiniLED直显产品,填补了全省MiniLED产业空白。持续增强科技投入力度,加大科技型企业、瞪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梯次培育,累计培育高新技术企业95家、科技型企业268家。充分发挥经济技术开发区优势,进一步完善园区公共服务配套设施,配套建成淮河以北唯一一家可实现重金属零排放的专业污水处理厂,打造全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引领区。
全面优化营商环境。以一件“事”为牵引,深化“一网通办、一次办成”改革,大力推行“标准地”出让、首创“开工手续”双承诺机制,持续落实分阶段办理施工许可证、非永久性工程先行施工等措施,助力企业“拿地即开工”。在全省率先开发建设公共资源交易“莲鹤”不见面开标大厅,作为全省唯一县级市交易平台入选世界银行“中国省级电子采购系统评估项目”试点,已与辽宁大连、江苏徐州、浙江湖州、三门峡、鹤壁等34个省内外市县开展合作,创新保证金本息秒退机制,完成“不见面”交易金额129.23亿元。建立健全“万人助万企”常态化活动工作机制,定期召开企业家座谈会,在全国县市率先出台《稳经济、助企纾困政策三十条》,及时帮助企业协调解决难题,中铁十五局四公司、中交二公局四公司、华润雪花啤酒西北部七省生产中心、传化物流西北区域总部、光明乳业全国唯一一家高端奶制品生产线争相落户新郑。在2021年全省营商环境综合评价中,位居全省104个县(市)第1位,是唯一一个达到省辖市优秀水平的县(市)。
营造良好城市环境 着力打造宜居宜业生态城市
牢记“国之大者”、坚持人民至上,认真落实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不断加强普惠性、兜底性、基础性民生建设,着力建设兼具自然生态之美、彰显历史人文魅力的现代化城市。
坚持高标建设,不断提升城市品质。深入实施城乡建设管理提质工程,扎实践行“用脚步丈量工作法”,健全完善“双核引领、多点支撑、组团联动、功能互补”的城乡发展格局。持续完善道路交通、地下空间、综合管廊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系统做好水电气暖等公用设施提档升级,打通市域断头路20余条,高质量改造提升老旧小区、背街小巷百余个,全面提高城市防御灾害、抵御风险能力,着力打造韧性城市。
坚持生态优先,大力推进绿色发展。认真落实绿色低碳转型战略,大力实施生态环境改善工程,以“一渠八脉”水系框架为依托,加快推进南水北调中线观音寺调蓄工程、水系连通等重点水利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现代河湖水网体系。建成开放大型城市公园、多功能街头游园56个,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增至16.7平方米,荣膺“国家园林城市”称号。
坚持为民初心,切实增进民生福祉。大力实施民生福祉增进工程,着力推动政策向民生聚焦、资源向民生倾斜、服务向民生覆盖,中小学校午餐配餐和课后延时服务实现全覆盖,高中教育教学质量连续31年保持郑州县(市)领先位次。深入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市公立人民医院成功创成三级医院,成功创建全国健康促进县。建设养老服务中心和社区照料中心,实现了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全覆盖,连续6年获得河南省平安建设优秀等次县(市、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潮头登高再击桨,无边胜景在前头。新郑市努力发挥好全省县域经济发展“领头羊”作用,主动把中心工作融入河南省、郑州市现代化建设整体布局中,全力开局破题,奋力高台起势,加快建设现代化全国一流中等城市,奋力谱写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中原更加出彩、中部地区崛起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波澜壮阔欣回首,敢为人先又续征。十年奋进,经历与收获都汇成了新郑发展不同寻常的历史跨越,标注上一段征程的辉煌,预示下一个征程的荣光。
8月2日上午,南召县城郊乡竹园沟村新建成的新郑小学院内,聚集了从四邻八方赶来的群众,大伙听说南阳理工学院要给学校捐赠120套价值八万元的餐桌,心情都非常激动,娃们能在这么高大上的学校上学,真是有福气了,村民们连连称赞,要感谢党的好政策。
8月1日晚,由中共新郑市委宣传部、新郑市人武部政治工作科、新郑市妇联、新郑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及新郑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举办的“老兵永远跟党走”新郑市第二届“最美退役军人”颁奖文艺晚会在该市一学校大礼堂举行。
为方便新密往返新郑机场旅客出行,郑州交运集团定制客运公司将于8月1日开通新密至新郑机场定制客运专线,这是新密定制客运既成功开通医疗专线、大学园区专线之后的又一个便民服务专线。
为进一步提升公安机关社会面动态管控能力,郑州新郑市公安局在开展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中,织牢防控“天网”,最大限度提升街面见警率、管事率,增强群众安全感。
为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社会正气,倡导公平正义,在全社会营造见义勇为的浓厚氛围,7月27日上午,新郑市召开见义勇为表彰大会。
7月26日上午,郑州慈善总会会长姚待献,副会长王万民、王合生,副会长兼秘书长李刚良一行9人赴新郑市考察调研乡村振兴河南专场暨“99公益日”活动部署和“幸福家园”工程建设情况。
近日,郑州市生态环境局新郑分局会同第三方对全市电动车销售店发放首批废铅蓄电池溯源码,并对相关出入库溯源码张贴操作流程进行现场帮扶指导。
近年来,新郑市抢抓“三山一滩”搬迁的历史机遇,将具茨山作为重点对象,紧紧围绕“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做好易地搬迁及后续帮扶工作,以新家园、新产业、新市民、新生活为引领,努力实现由落后向乡村振兴的转变,让搬迁群众有了更加美好幸福的生活。
为加强环境应急管理工作,完善环境应急管理举措,提高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7月19日上午,由新郑市人民政府主办、郑州市生态环境局新郑分局承办的新郑市2022年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在新郑市城关污水处理厂圆满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