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中牟 · 新郑 · 新密  > 正文

科技创新为新郑高质量发展赋能

2021-11-09 15:48:45   来源:映象网

5034

映象网讯(记者 刘少利 通讯员 赵地 毛润锦)近年来,新郑市紧紧围绕国家创新型县市、河南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点县市的建设,通过实施创新主体招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人才队伍建设、创新创业载体提质、创新平台建设、科技兴农六大工程,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2020年被列入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试点县(市)。2021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排名38名、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市排名44名,均位居河南省县市首位。

坚持科技引领,实施科技主体招引

近年来,新郑市在实施创新主体招引工程过程中,紧扣主导产业,不断创新招商思路,改进招商方式,拓展招商领域。

先后招引投资51亿元的尊绅投资公司柔性显示模组研发制造基地项目、30亿元的华思5G柔性线路板生产基地项目等5个拥有先进技术的电子信息项目,总投资逾200亿元。同时,该市十四五规划与2035年远景目标中,把电子信息作为战略支撑产业优先发展,将努力构建以电子信息、健康食品、高端商贸物流三大产业为主,以生物医药、智能装备制造、高端文旅三大新兴产业为支撑的“三主三新”产业体系。 

加大科研投入,助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新郑市在持续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不断鼓励企业加大研发经费投入,以助推企业提升技术水平。

经过三年的努力,全社会研发投入已由2018年的6.8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10亿元,今年有望达到11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值从2017年0.46%增加到目前的2.6%。企业研发费用投入的递增也不断涌现出越来越多的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其中科技型企业由2018年的101家增加到2020年的197家,今年有望总数达到260家;高新技术企业由2018年的26家增加到2020年的60家,今年有望总数达到100家。 

加速人才集聚,培育人才队伍 

“‘五彩人才’系列人才政策,对我们青年人才在新郑创业就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政策从创业融资、住房、子女入学等方面,为我们提供了‘一对一’‘点对点’服务。”入选“智汇郑州·1125聚才计划”创业紧缺人才、郑州市认定高层次人才的郑州峰泰纳米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洋洋告诉记者。

新郑市围绕“建好承接平台,拓展招才渠道,完善人才政策”的方针政策,深入实施了“郑州人才计划”及新郑市“五彩计划”人才工程,目前有王超、刘国际、刘寅等6个创新创业领军团队,邢传宏、刘锡俊等4个创新领军人才,王飞、代改珍等2名创业领军人才,李海英、雷元培等3名创新紧缺人才,石聚彬、张要齐等4名创业紧缺人才。该市还大力培育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发挥辖区内15所高校资源集聚优势,建立校地、校企合作机制,先后有锐杰微科技集团与中原工学院围绕联合培养人才项目、河南永泽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与河南工程大学围绕联合培养人才、技术开发项目等15家企业与12家高校进行了合作。

加快平台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瞄准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的关键领域和核心环节,新郑市积极引进高端科研资源,与国内知名院校、科研机构开展合作,搭建省级以上研发平台51家。

好想你股份、瑞泰耐火材料、力锋自动化设备等企业先后完成52项科技成果登记,完成技术合同交易额7.5亿元。其中,好想你公司承担的红枣高值加工项目荣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实现产业化产值达3000余万元;河南瑞泰耐火材料有限公司研究的玻璃窑蓄热室用镁锆砖设备技术荣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实现产业化产值2000余万元,为激发经济发展新动能奠定坚实基础。 

打造科创载体,提升载体质量

一方面,新郑着力打造创新创业基地和主导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创业基地。共建成创新创业综合体、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和星创天地35个,孵化面积近50万平方米,入驻企业项目、团队1000余个。

其中,电子商务综合体入驻企业295家;医疗器械综合体已签订入驻协议企业278家,其中144家企业已入驻综合体办公;新材料综合体入驻、孵化科技型企业入孵企业50家、科研平台8家,中介服务机构6家;产业互联网综合体入园签约高新技术和中小企业50余家,从业人员达400余人。

“好想你”建设的农业创业空间被认定为“河南省级星创天地”,“圣丰大樱桃”“永乐祥春”两家农业合作社建设的农业创业空间被认定为“郑州市级星创天地”,“世通豆腐”“天帮蔬菜”等9家企业建设的农业创业空间被认定为“新郑市级星创天地”。

“今年,我们承办了第十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暨河南第十三届创新创业大赛郑州分赛区,马上还将举办新郑市第五届创新创业大赛,这些赛事的举办,有效整合创业者、科技型中小企业、风投机构、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要素,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市科工信局局长左莉敏对于新郑实施创新创业载体提质工程深有感触。新郑市连续四年举办的新郑市创新创业大赛,累计支持近50个创业项目300万元。

强化科技运用,支撑乡村振兴

城关乡敬楼村村民李秀君说:“科技特派员的到来,为我们解决了畜禽科学分舍、科学喂养、疾病预防等养殖难题,非常感谢科技特派员的技术指导。”

目前,新郑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35家,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63个。在加强现代农业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方面,该市优化农业科技资源布局,推动科技创新、成果、人才等要素向农业绿色发展领域倾斜,选派了50名科技特派员,覆盖农村种植、养殖、防疫等领域,瞄准乡村存在的科技和人才短板,提供智力支撑和内生动力。截至目前,科技特派员共举行集中培训25场,现场技术指导120余次。

文章关键词:科技创新 责编:张迪驰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金融科技助力美好生活 兴业银行科技创新践行普惠金融

    发展普惠金融,既是金融机构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更是大有可为的战略选择。近年来,兴业银行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积极将金融科技应用于经营与管理,持续推动金融服务体验提升、模式创新与成本降低,形成一批依托金融科技的普惠金融优势业务,为普惠金融插上数字翅膀,有效提升了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和客户服务水平,走出一条差异化的普惠金融之路。

  • 开封第二十五中学生荣获河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

    开封市第二十五中学“创客25”社团谢子铭同学作品《一种智能防摔手机装置研制》荣获第33届河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一等奖,张天驰、王俊雅同学作品《偏振车灯》、张兆起同学作品《便携式蔬菜农药残留检测棒》荣获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省二等奖。

  • 新郑市:健全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助推非公经济发展

    近日,新郑市通过建立健全企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和创业服务载体,积极引导非公经济创造、吸纳、承接和转化科技成果,加快企业转型升级,为郑商构筑更好的营商环境。

  • 新密市首届科技创新大赛落幕 25个项目晋级决赛

    为深入实施开放创新双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步伐,由新密市人民政府主办、新密市科学技术局、郑州城市职业学院、郑州中科创新园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新密西交大技术转移有限公司承办的新密市首届科技创新大赛决赛于10月16日在郑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术报告厅举办

时政要闻

“智赋和美乡村 豫见多彩中原”央企消费帮扶聚力行动即将在河南兰考启动 “智赋和美乡村 豫见多彩中原”央企消费帮扶聚力行动即将在河南兰考启动

专题

绿化扮靓管城 处处皆可入画 绿化扮靓管城 处处皆可入画

地市风采

视点中国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