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面对当前严峻复杂的疫情形势,新密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闻令即动、冲锋在前,吹响疫情防控“集结号”,在战“疫”一线扬党旗、亮党徽,与时间赛跑、与病毒赛跑、与疫情赛跑,筑起坚不可摧的“红色堡垒”。
党旗飘扬在一线。按照疫情防控部署要求,新密市委制定印发《关于在灾后重建和疫情防控中持续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通知》,动员全市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立即行动起来,织密防控网络,筑牢“硬核”防线。全市18个乡镇(街道)351个村(社区)积极响应,充分发挥政治引领、思想引领、组织引领“三个引领”优势,把堡垒筑在最前沿、党旗插在第一线。全市14个离郑公路核酸查验服务站、346个核酸检测采样点全部成立临时党支部,2700个党小组、371个自组织深入村组最前沿,设立在疫情防控的关键位置、服务群众的核心区域,做到哪里有疫情,哪里就有党组织的坚强领导。
干部下沉在一线。新密市启动闭环管理以来,针对村(社区)人员力量薄弱、防控压力增大的现状,新密市委及时下发《关于开展市直机关党员干部到社区报到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扎实推进市直机关“双报到”制度,74个市直机关党支部下沉分包村(社区),与155个无主管楼院共同成立联合党组织,1.1万名机关党员干部严格落实郑州市疫情防控18号通告精神,除值班和值守外,其他人员全部到社区报到,推动防控资源和力量下沉,切实把社区这道防线守严守牢。
党员冲锋在一线。坚持一个党员一面旗帜,广大党员冲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全市3.2万名党员干部持续发挥连续作战、不怕疲劳精神,组建“党员突击队”、设立“党员先锋岗”、佩戴“红袖箍”、身着“红马甲”,“我是党员我先上”成为最响亮的口号。市直单位选派的50名楼院“第一书记”会同4400多名社区“三长”积极作为,与“两委”干部、民警、党员志愿者等组成工作专班,帮助做好扫码、测温和登记管理,切实做到联防联控、群防群治。74个驻村工作队、31个灾后重建工作专班,就地增加疫情防控任务,全面参与核酸检测、监测点值守,确保疫情防控工作有序开展,真正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疫情防控和服务群众的强大动力,真正做到“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去”。(李伟峰 朱海鑫 丁芳芳)
7月20日,32岁的杨旭恒在暴雨中先后接处警16起,救助51人,正准备继续施救时,被一个巨浪冲走。他沉着冷静,靠着过硬的自身素质,在洪水中坚持10个小时,奇迹般实现自救,并成功把与自己一起被洪水冲走的63岁村干部杨全救出。
7月20日,32岁的杨旭恒在暴雨中先后接处警16起,救助51人,正准备继续施救时,被一个巨浪冲走。他沉着冷静,靠着过硬的自身素质,在洪水中坚持10个小时,奇迹般实现自救,并成功把与自己一起被洪水冲走的63岁村干部杨全救出。
根据全市疫情防控工作部署,8月5日至6日,新密市启动第二轮全民核酸检测工作。
全员核酸检测工作开展以来,新密市坚持“全员检测、不漏一人”的原则,以最高标准、最快行动、最严作风、最实行动,迅速建强“三支队伍”,确保全员核酸检测高质高效。
7月26日早上8点,城关镇翟沟村金河湾社区门口,6辆插着党旗的工程铲车、130名党员志愿者浩浩荡荡进入社区开展“两清一消杀”,
炎炎烈日,一路征尘,2021年8月7日,新密市公安局交警大队援郑战汛抗疫工作队圆满完成任务归来,他们以自己的行动,在郑州抗洪抢险和疫情防控中,书写了壮丽篇章。
新密市西大街办事处下庄河社区、下庄村等地,连日来成为灾后重建的重点援助区域。
面对突如其来的暴雨灾害,新密市公安局全体社区民辅警闻“汛”而动、逆行而上,依托“一村一警”长效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两任”优势,利用扎实的群众工作基础。
7月30日的上午,天气已放晴,阳光刺眼,在新密市牛店镇北召村,郑州银行新密支行志愿服务队们帮助受灾乡村清淤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