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记者 谷艳伟 实习生 孟柯 通讯员 郭卫民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新密市教体局高度重视全市广大师生及家长的身心健康。新密市教体局按照省市有关文件精神,精心部署、科学规划,在抓好在线教学的同时,扎实开展了线上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第一时间组建了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教师志愿者服务分队,全力引导师生家长了解疫情期间可能出现的心理应激情况及应对措施,确保学校、社会、家庭形成心理支撑合力,帮助孩子们情绪平稳度过特殊时期,为全市中小学师生延迟开学期间筑牢心理健康防线。
加大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力度,提高业务水平。新密市教体局组织全市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通过在线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进行网络培训。并向教师们推送了新冠肺炎防护心理危机干预手册等心理专业资料。先后邀请了中小学高级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河南省骨干教师——钱红霞老师等专业心理教师利用钉钉直播方式,举行“疫情时刻,家国情怀,拥有自律,提高学习力”系列心理健康讲座,并在部分学校师生在线分享与学习。转播了全国知名心理专家张久祥教授的《抑郁、恐惧情绪的处理技巧》等大量有关疫情防控心理知识的公益专题讲座,指导全市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更好地开展工作。为加强引领示范作用,新密市教体局还通过微信群,推荐各学校集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情况,转发活动情况通报,以制作美篇形式分享教学课件和活动组织方案,让各学校心理健康教师能够同台竞技、共同成长。
与此同时,新密市教体局还组织全市心理健康教师和家庭教育讲师团在线开展“心理防疫有处方,线上陪伴不间断”心理辅导微课堂,定期推送心理防疫知识小视频活动,帮助广大师生树立合理的认知观念。心理微课堂按照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疫情下易出现的情绪与行为表现,以“分析现象,解决问题”为导向,简明扼要为师生家长提供心理困惑解决方式。另外,在“停课不停学”的新教学模式下,学习环境、学习方式、课程安排均有所改变,心理微课堂将如何调试个人状态、快速适应新学习模式纳入讲授计划,帮助学生快速适应新的学习生活。
新密市教体局成立专门针一线医务人员未成年子女心理咨询志愿者服务小分队,建立心理咨询QQ群和微信群,规定每名教师全程跟踪并负责5名学生的心理健康及咨询工作,做好一线医务人员未成年子女的心理健康辅导工作,增强他们自我防护的意识和能力。为孩子匹配最合适志愿者,开启“私人订制”学习计划。通过专业服务平台,在开展正常网络教学工作之余,采取电话、QQ、网络学习空间等形式,对医护人员的子女进行线上辅导答疑,以增强辅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让其父母宽心、放心、安心。
在延迟开学的情况下,新密市教体局进一步整合现有资源,利用家庭教育网上学习平台,有针对性地推广线上课程,将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相融合,提升家长的日常参与感与陪伴度。课程内容主要涉及疫情期间合理防护科学提高免疫力的科普宣讲、父母正确引导孩子疏解焦虑情绪、延迟开学情况下师生有效沟通的方法等方面。目前,已上线50节相关课程,在老师及家长中取得了良好的反响。
(新密政务新闻热线:15890370999 投稿邮箱:732141960@qq.com)
当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正在各地如火如荼开展,掀起了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新一轮高潮。笔者认为,学习中应采用多种形式,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并注重使学习达到实实在在的效果。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尽管一些企业还是以规律的时间实行思政教育工作,然而所实行的方法却明显陈旧,这就可能会导致企业在生产经营上伴随诸多问题。
新时代公安机关肩负着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使命,这就需要打造一支拥有铁一般的理想信念、铁一般的责任担当、铁一般的过硬本领、铁一般的纪律作风的公安队伍。
理论学习不仅要读好原著、学好原文,最关键的还是悟原理。只有把理论学习融入实践,带着感情学,带着责任学,带着问题学,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才能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目标。
实施好这项国家战略,需要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运用法律、行政、经济和科教等多种手段,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为此,应加强健康领域法治建设,确保每个公民依法享有健康权益,依法推动健康事业发展。
学风建设是大学办学过程中的不懈追求和主题,优良学风的形成与历久不衰,是造就优秀育人环境的根本和追求卓越的基本保证。学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当前,如何有效发挥全媒体的优势,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构建思政教育新格局,成为学校思政教育改革创新面临的重要课题。
领导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必须深刻认识这次主题教育的重大意义,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这一重要要求,为确保这次主题教育取得扎扎实实成效发挥关键作用。
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已经开始,需要把握活动中的各环节和要素,构建联动系统,为增强教育效果提供强有力的机制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