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讯(记者 乔雯 通讯员 衡利敏)“房前屋后干净整洁、各类物件摆放规整,家家户户比卫生比干净,庭院里果园、菜园、小花园都收拾的整整齐齐,这空气,这条件,我感觉可比住到城里舒服多了!”11月13日,中牟县雁鸣湖镇孙拔庄村在外务工人员刘银顺一回到家,边情不自禁夸赞起家乡来。这是雁鸣湖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一个缩影。
走进雁鸣湖镇,只见村庄环境整洁有序、宽敞平整的公路蜿蜒延伸,道路两侧绿植精神抖擞……进入冬季,雁鸣湖镇的发展依然呈现出欣欣向荣之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深入开展更为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自“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雁鸣湖镇各行政村将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与主题教育相结合,找差距、抓落实,村内党员干部带头,积极引导群众,建立“光荣榜”“曝光台”,实施“网格化”监管,责任到户、到人,形成齐抓共管、人人有责的人居环境整治长效机制。
“你好,房前屋后的杂草杂物、积存垃圾要及时清理,不能够露天堆放垃圾,不要随地乱扔垃圾,大家要携手共同守护美好家园。”在雁鸣湖镇小店村村干部王彬正在宣传相关的政策,帮助村民进行人居环境整治。
“我们各家各户对自己的房前屋后进行打扫,村内道路的公共卫生,除有保洁外,党员干部带头示范,带动身边人及群众自觉打扫环境、保持卫生。”小店村党支部书记高小杰介绍说,“同时,我们成立‘光荣榜’‘曝光台’,对卫生保持好、打扫好的农户进行表扬公示,对卫生差的农户进行曝光,并取消各类镇级惠民政策,通过这一系措施,带动了群众的积极性,彻底改变了卫生保持不住的问题。”
为进一步巩固主题教育成果,雁鸣湖镇采取“日劝导、月观摩、年终评”方法,建立人居环境长效机制,通过严格考核评比,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各村村级绩效考核奖惩挂钩,与全镇评先评优挂钩,为切实提升全镇农村人居环境整体治理水平提供坚强保障。
目前,在雁鸣湖镇各行政村,“干净”成了村民的基本标准,“好看”成为一致的追求,村民自己给村子开启“美颜模式”,群众自己的付出也让大家更加珍惜这份美丽。“村内生态得到改善,人居环境大有变化,提升了老百姓的生活品质,这是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生动实践。”雁鸣湖镇太平庄村老党员金广林说道。
(中牟政务新闻热线:17603853366 投稿邮箱:84663380@qq.com)
当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正在各地如火如荼开展,掀起了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新一轮高潮。笔者认为,学习中应采用多种形式,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并注重使学习达到实实在在的效果。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尽管一些企业还是以规律的时间实行思政教育工作,然而所实行的方法却明显陈旧,这就可能会导致企业在生产经营上伴随诸多问题。
新时代公安机关肩负着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使命,这就需要打造一支拥有铁一般的理想信念、铁一般的责任担当、铁一般的过硬本领、铁一般的纪律作风的公安队伍。
理论学习不仅要读好原著、学好原文,最关键的还是悟原理。只有把理论学习融入实践,带着感情学,带着责任学,带着问题学,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才能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目标。
对于环境美学来说,一方面可以从建设美丽中国实践中汲取丰富营养,实现本学科更好发展;另一方面也要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积极贡献。现在,人们对环境美学已经不再感到陌生,但许多人还知之不深。探讨环境美学涉及两个重要问题:环境是什么?审美是什么?
学风建设是大学办学过程中的不懈追求和主题,优良学风的形成与历久不衰,是造就优秀育人环境的根本和追求卓越的基本保证。学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规范重大行政决策程序”……习近平同志主持召开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对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实现乡村振兴,既要解决好农业问题也要解决好农民问题,既重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也不忽视普通农户。
领导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必须深刻认识这次主题教育的重大意义,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这一重要要求,为确保这次主题教育取得扎扎实实成效发挥关键作用。
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已经开始,需要把握活动中的各环节和要素,构建联动系统,为增强教育效果提供强有力的机制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