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讯(记者 乔雯 通讯员 胡云峰 赵胜)9月28日晚上,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潘安的传说》在中牟县潘安公园举办“盛世华诞,非遗献礼”社会传承展示活动,活动在开场舞“和谐中国”舞曲中拉开帷幕,此次活动由传承基地的老师、家长和小朋友共同参与,内容丰富。
据了解,这是中牟县非遗中心举办的建国70周年“盛世华诞,非遗献礼”系列活动的一部分。全县各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拿出自己的拿手绝活,展示给广大人民群众,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分享生活的快乐,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博大精深与魅力。为了确保这次系列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中牟县文化广电旅游局进行了专题部署,非物质文化保护中心对各个基地活动都进行了具体的分类指导。日前已经举办了《流星飞舞》、《面塑国旗》、《摩门八卦》、《南仁查拳》、《黑陶技艺》等九个社会传承基地等活动。
《潘安的传说》在中牟充满着丰富地域色彩,美男潘安不仅在全国影响深远,而且还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为了使潘安的传说故事在潘安的祖籍地潘安故里达到家喻户晓,潘安的传承人特意将潘安的传说故事《打井救灾》、《栽树立盟》、《辞官奉母》搬上了舞台。这些脍炙人口的传说故事,通过幼儿园老师的演讲,学生们的妙趣横生的表演,从而使潘安勤政为民,体恤百姓,弘扬孝道,创造和谐,展现的淋漓尽致。
潘安出生于中牟县潘家庄(即今城关镇大潘庄村)。是西晋著名文学家,诗人,美男子;其“辞官奉母”曾被列入二十四孝之一。潘安一生勤政为民,体恤百姓,创造和谐,且才华横溢;其众多脍炙人口的故事传说流传民间,教化民众。《潘安的传说》,2009年6月被评审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弘扬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建设路幼儿园从娃娃抓起,实施《潘安的传说》率先进园,传承传统文化,弘扬孝道,创建和谐,效果明显。因此,2019年5月建设路幼儿园被中牟县文化广电旅游局公布为《潘安的传说》社会传承基地。
(中牟政务新闻热线:17603853366 投稿邮箱:84663380@qq.com)
作为全国较早成立中共组织的地区,河南有非常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但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建设和改革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回应习近平总书记今年九月在河南考察期间的相关指示,让红色文化精神真正入脑入心,河南仍需在红色文化的“传”“承”“扬”上下大力气、真功夫。
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从基本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持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各方面创新,不断发挥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强大引领和凝聚作用,
企业文化是管理文化,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源。国有煤炭企业要想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就需要进一步深化学习型企业文化建设,使之在推进矿井全面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充分发挥作用。
一般来说,国运昌盛之时,文化也会有较大发展;国运衰微之时,文化也会处于低迷状态。国运昌盛、经济社会发展,文化发展条件会更好、成果会更多。
在增强文化自觉中坚定文化自信,还要深刻把握文化发展规律,充分认识文化发展同基本国情和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之间的内在联系,立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不断提高全社会的文化素养,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凝聚共识、增强活力、提供动力。
文化物联网是“互联网+”在文化领域的创新形态,其特点是通过应用互联网、物联网及数据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实现文化产品、文化服务、文化资源、文化载体全面互联互通。大力推进文化物联网建设,将深刻影响文化产品生产、文化内容传播和文化服务提供,进而有力地促进文化经济创新发展。
无论是国家级艺术院团面向大众打造的高质量音舞精品,还是由电视台重磅制作、吸引了众多粉丝的综艺节目、商业性演出,都选择了大众化的角度和方式去呈现经典,虽性质不同却殊途同归,起到普及经典的作用。它们构成了文化消费市场中一道独具特色的风景线。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结合而成的文化旅游产业是挖掘地方文化、推动旅游业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地方经济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