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讯(记者 谷艳伟 实习生 陈波 通讯员 丁晓静)金秋九月,秋意融融,载歌载舞,共庆佳节。中原戏曲第一村——新密市城关镇高沟村首届戏曲文化艺术节暨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文艺展演活动于9月20日上午在城关镇高沟村隆重开幕。
新密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炎军,新密市城关镇党委书记冯俊亚,新密市城关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魏洪波,新密市文联副主席郭琼、河南电视台移动戏曲《梨园梦》总导演李志远、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贾廷聚、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牛派传人张仙草等领导和来宾及广大群众共600余人出席了此次开幕式。活动仪式由新密市城关镇党委副书记寇海燕主持。
新密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炎军在致辞中说,近年来,在新密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全市基层文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崇尚文明,富而思乐成为全市农民群众的新追求。此次城关镇高沟村首届戏曲文化节的举办就是群众积极参与文化活动,不断提升自身文化素质的生动体现,即展示了新密市新农村新农民的新风采,又树立了良好的文化品牌形象,集中体现出农民群众的时代精神和崭新风貌。
城关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魏洪波在致辞中说,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城关镇党委政府近年来一直不断地加大文化工作投入,通过古城新春文艺汇演、广场舞比赛、快乐星期天、棋类争霸赛等特色活动和品牌,不断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取得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双丰收。作为此次文化节活动举办地的高沟村,具有良好的群众戏曲书法传统,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高沟村立足自身优势,为群众提供展示戏曲和书法才艺的机会和平台,获得了良好效果,被誉为郑州市农民书法村和中原戏曲第一村。
仪式最后,由新密市城关镇党委书记冯俊亚宣布新密市城关镇高沟村首届戏曲文化艺术节开幕,现场响起热烈的鼓掌声和欢快的锣鼓声,每个演员和观众及嘉宾脸上都洋溢着甜美幸福的笑容。
据悉,作为新密古城,城关镇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镇党委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近年来更是加大文化工作投入,努力为全镇人民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此次举办的戏曲文化节,内容丰富,特色突出,精彩纷呈,期间除戏曲名家表演和戏迷擂台赛外,还有农民书法展,摄影展,民俗展,钱水卿艺术展、农民丰收节等,为期3天,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得到了广大文艺爱好者和群众的热情参与。
新密市城关镇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继续把繁荣群众文化生活作为文化工作的第一要务,积极实施精品战略,继续发展特色文化,不断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世界,奋力谱写乡村文化振兴的城关新篇章。
(新密政务新闻热线:15890370999 投稿邮箱:732141960@qq.com)
作为全国较早成立中共组织的地区,河南有非常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但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建设和改革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回应习近平总书记今年九月在河南考察期间的相关指示,让红色文化精神真正入脑入心,河南仍需在红色文化的“传”“承”“扬”上下大力气、真功夫。
企业文化是管理文化,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源。国有煤炭企业要想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就需要进一步深化学习型企业文化建设,使之在推进矿井全面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充分发挥作用。
在增强文化自觉中坚定文化自信,还要深刻把握文化发展规律,充分认识文化发展同基本国情和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之间的内在联系,立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不断提高全社会的文化素养,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凝聚共识、增强活力、提供动力。
文化物联网是“互联网+”在文化领域的创新形态,其特点是通过应用互联网、物联网及数据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实现文化产品、文化服务、文化资源、文化载体全面互联互通。大力推进文化物联网建设,将深刻影响文化产品生产、文化内容传播和文化服务提供,进而有力地促进文化经济创新发展。
无论是国家级艺术院团面向大众打造的高质量音舞精品,还是由电视台重磅制作、吸引了众多粉丝的综艺节目、商业性演出,都选择了大众化的角度和方式去呈现经典,虽性质不同却殊途同归,起到普及经典的作用。它们构成了文化消费市场中一道独具特色的风景线。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结合而成的文化旅游产业是挖掘地方文化、推动旅游业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地方经济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