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讯(记者 乔雯 通讯员 郭卫民)近年来,新密市教体局以抓好乡村学校少年宫管理和使用为突破口,以全市30所乡村少年宫学校活动为载体,以省级文明城市创建为抓手,强化乡村学校少年宫管理和使用工作,有力促进了农村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
强化组织领导。该市把乡村学校少年宫管理和使用工作作为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作为推进素质教育、丰富未成年人课余生活、培养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密市教体局成立了以党组书记、局长卢长水为组长,主管宣传思想工作的副书记为副组长,基础教育科、人事科、计财科、师训科、体卫艺科、宣传科、教研室、信息办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宣传科,由陈玉峰兼任办公室主任。各乡镇中心校也成立了相应机构,做到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专门人员具体抓,形成了“一把手”负总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强化设施建设。该市以加大资源整合和薄弱学校改造力度等措施,全面提升中小学体育、音乐、美术、心理健康、社会实践和科技创新等器材教育设施水平。依托学校现有场地、设施,用好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加大本级财政资金投入支持力度,改建设置能满足学生活动需要的德育室、音乐室、美术室、运动场馆、图书阅览室、微机室、心理咨询室、科技活动室和劳动实践、手工制作室和功能用房等场所各类功能用房150个,校外活动实践基地30个,充分利用补助的资金用于活动场所和功能室建设维护、教师培训、聘请专业老师、办公用品购置、举办少年宫活动等。
强化责任分工。该市乡村学校少年宫在市教体局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开展了全市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工作的组织、指导、协调、检查;各乡(镇、办事处)中心校党支部(总支)指导德育主管部门及人员负责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的规划与组织实施,指导乡村学校少年宫开展德育、体艺、科技实践等;各学校(单位)加大对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工作的宣传力度,及时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参与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的浓厚氛围。
强化队伍建设。该市所有乡村少年宫项目学校都设立了由校长任主任,分管副校长或教导主任任副主任的管理办公室,并配备两名以上专兼职工作人员负责乡村学校少年宫的日常运行管理工作。教师兼任辅导员和管理人员,统一组织开展活动;充分发挥各类专业特长人员作用,推行特长教师校间互聘。在校外,积极吸纳文艺、体育、科技、法律工作者和家长义工、“五老”人员、当地民间艺人、大学生村官等人员组成志愿者队伍义务。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1000余人的志愿者辅导员队伍。
强化活动载体。该市各乡村学校少年宫根据自身特点制定活动方案,开展了以“我的中国梦”等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引导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把爱国热情体现到爱家乡、爱集体、爱家人中来,增强孩子对党、对祖国、对社会主义的美好感情。2016年以来,新密市已经连续三年持续开展了“讲家史、学家训、传家风”征文暨演讲比赛以及“小小传承人”“英雄在我心中”、“以经典为伴,与圣贤同行”为宗旨的中小学中华经典诵读教育活动。通过依托市青少年校外实践活动中心举办的“星星火炬”青少年才艺大赛、英语风采口语大赛和科普教育、科技实践等活动,激发未成年人创新创造热情,丰富农村中小学生和留守儿童的课外生活,拓展他们的成长空间,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
强化特色创建。新密市被誉为“中国羲皇文化之乡”,境内文化资源丰富,历史遗迹众多,传统文化氛围浓郁。该市依托文化资源优势,扎实开展地域特色鲜明的乡村学校少年宫文化教育培训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该市乡村学校少年宫乐器配置较多,乐队建设、合唱团建设发展态势良好,特色明显,成效显著,在参加新密市以及以上的合唱比赛、乐队演奏比赛中,获得了不同的奖项。超化一初中的超化吹歌已经成为河南省社区教育特色品牌,2017年“超化吹歌”作为唯一代表河南省在江苏无锡参加的全国社区教育成果集中展演中勇夺十佳。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超化三初中的舞龙表演、超化一小的艺术培训、城关镇中小学的书法、刘寨镇一初中的戏曲、大隗镇振北回民小学的乒乓球俱乐部、来集镇岳岗小学的书画艺术、嵩山路小学的葫芦丝培训等特色培训活动为代表的一大批乡村学校少年宫培训特色品牌,真正实现“一校一品牌,校校有特色”。
强化实际效益。为确保乡村学校少年宫发挥最大效益,该市乡村学校少年宫在原来“社团建设”及“第二课堂”的基础上,采取“校内交替”和“校内改造”相结合的方式,通过修缮、改造、共享等办法,打破班级界限,实现一室多用,即:上课时用于课堂教学,课外用于开展活动,实行教室与活动室、教师与辅导员“一室(师)双用”,课程表与课外活动安排表“两表并举”。在放学后、周末和节假日免费向学生开放,为未成年人提供了多样化的课外活动空间。为确保管理和使用工作落到实处,该市将乡村学校少年宫管理和使用情况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测评的重要内容,纳入到正在开展的省级文明城市创建的督导和年度目标考核体系,纳入到文明校园创建、文明教师评选和学校德育教育的评估体系,每年评选表彰一批建设标准高、开展活动好的优秀乡村学校少年宫、优秀少年宫辅导员及少年宫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确保该项工作取得实效。
(新密政务新闻热线:18638577399 投稿邮箱:84663380@qq.com)
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全面推进乡村复兴。
我省乡村振兴中存在诸多“人”的问题:青壮年农民持续流动,“三留守”即妇女、儿童和老的人口结构困扰着乡村振兴;农民群体的利益不断分化、传统农民的“等靠要”、重物质轻精神等观念使乡村振兴难度大。
我国面临的一个新的历史任务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而这个新的历史任务能否顺利完成,主要取决于乡村能否实现全面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根本要求在“三农”工作中的贯彻落实。应充分认识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对乡村振兴的引领作用,从产品提质、产业增效、生态改善、要素培优、制度创新等方面入手,切实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实现乡村振兴,既要解决好农业问题也要解决好农民问题,既重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也不忽视普通农户。
今年年初,习近平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指出,乡村振兴是一盘大棋,要把这盘大棋走好。7月5日,习近平同志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坚持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让乡村振兴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走好乡村振兴这盘大棋,需要牢牢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指出,要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统筹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建立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体制机制。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推进城乡融合与乡村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破解“三农”问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还需明确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乡村旅游利用乡村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把农耕活动与休闲农业、传统农业文明与现代乡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
乡村振兴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河南农业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农业增效、农村繁荣、农民增收为出发点,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力推进农业农村农民全面发展,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河南特色的乡村振兴发展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