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讯(记者 乔雯 通讯员 赵京亚 魏锦池)10月19日下午,新密市学习“枫桥经验”深化“一村(格)一警”创新社会治理新模式推进会在新密市公安局召开,总结推广该市“一村一警”工作先进经验,进一步深化创新社会治理新模式。新密市委副书记、市长张红伟,新密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李婷,新密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张治怀,新密市政府副市长李磊,新密市公安局局长张继军等领导出席会议。新密市乡镇办双正职及各局委分管副职领导、市公安局班子成员、矿区分局班子成员、科所队长、交警中队长、交警代表、社区民警及辅警代表共计30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张治怀主持。
会上,新密市公安局局长张继军通报了新密市“一村一警”工作背景及开展情况。新密市是全省“一村一警”工作的发源地与发展地,2014年,公安部党委副书记、常务副部长(时任省长助理、公安厅长)王小洪对“一村一警”工作高度重视,多次莅临该市指导“一村一警”工作。当前,市公安局实行一村一警“五级”工作模式,即从基层前沿到顶层管理分别由警务工作站、警务室、派出所、“一村一警”活动办和局党委构成。近年来,新密市公安局通过学习新时代“枫桥经验”,创造了“新密模式”,实现了从管理为主向服务为重的转型,全市安全感满意度排在全省县市区第6位,全市民主评议结果位居前列,充分说明了“一村一警”工作开展取得的实效。
随后,新密市政府副市长李磊宣读了《新密市公安局关于表彰“一村一警”工作先进个人的决定》,由参会领导向获得“一村一警”工作先进个人的袁卫东、王晓龙、张伟华、李格、刘志远、魏宁博、冯继凯、于瑜、李东洋、张慧博等10名同志颁奖,发放荣誉证书,用先进典型激励广大民、辅警凝聚警心、激励斗志,推进工作开展。
新密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李婷作了讲话。她指出,“一村一警”工作机制是个很好的引导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教育引导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优秀载体,“一村一警”工作机制要与全市基层组织相融合,要充分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形成全社会共同治理的良好局面。一是要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要结合市委组织部下发的《关于在全市农村基层党组织推行无职党员“一编三定”的意见》,充分发挥农村基层无职党员的“社会治安维护岗”及“矛盾调解化解岗”作用,与“一村一警”工作相结合。二是按照人民调解法的要求,认真完善各级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通过成立人民调解委员会,真正建立和完善搭建起基层矛盾化解的网络体系和机制,让人民调解员切实发挥应有作用。三是要完善村规民约。要结合村组实际制定村规民约,对于老人赡养问题、子女教育问题及邻里矛盾纠纷问题积极运用村规民约解决,发挥村规民约的自治作用,用老百姓自己的办法来化解矛盾。
新密市委副书记、市长张红伟作了重要讲话,他指出,今年是毛泽东主席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55周年,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坚持发展“枫桥经验”15周年。近年来,新密市深入学习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党政动手,依靠群众,预防纠纷,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促进发展”的工作理念,以“一村一警”综治联动长效机制建设为载体,坚持维稳措施进村、治安防范进村、先进技术进村、警务力量进村,把警务室、警务工作站打造成了治安防范的指导站、矛盾纠纷的调解站、辖区人员的管理站、便民利民的服务站、情报信息的收集站,把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变成了“零距离”。
新密市委副书记、市长张红伟指出,“一村一警”的工作成效表明,专群结合、上下联动、重心下移、服务前移仍然是做好新时期政法综治工作的重要法宝,是破解社会管理难题的有力抓手,是发动群众、凝聚群众的民心工程。他强调,一是要学习“枫桥经验”,深化思想认识。要把“枫桥经验”坚持好、发展好,把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好、贯彻好。要真正从思想上重视、工作上支持、行动上配合“一村一警”工作,全力把“一村一警”工作推向深入,更好的服务新密市城乡社会治理大局。二是要坚持“五个到位”,强化基层基础。要坚持把工作的重心和重点放在基层,切实做到信息采集到位、精准服务到位、治安防范到位、广泛发动到位、教育引导到位,为群众提供精准有效的服务和管理。三是要做到“三个注重”,提升内涵质量。坚持以“一村一警”为核心,注重党建引领、注重职责履行、注重动力激发,不断更新理念,创新载体、拓展内涵,实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基层党建、队伍建设多方共赢。四是要健全推进机制,凝聚工作合力。要加强组织领导,完善信息平台,优化工作制度,严格考核激励,坚持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格局下谋划推进社会治理工作,着力构建党委领导、综治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制保障的社会治理工作新格局。
张治怀就会议贯彻落实情况进行强调。一是提高认识。各单位要深刻认识到开展“一村一警”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加强基层动态管控、末梢发现、基础防范、服务群众能力,构建覆盖全市的“一村一警”新格局。二是强化措施。各单位要将派出所的工作重心调整到公安基层基础上来,警务和非警务活动的界限,切实为基层派出所民警减负。三是加强汇报。各责任单位要把今天的会议精神及时汇报单位主要领导,严格按照工作安排落实到位。
(新密政务新闻热线:18638577399 投稿邮箱:84663380@qq.com)
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全面推进乡村复兴。
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习近平同志在今年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强调,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城市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活动的中心,城市工作对整个经济社会发展都极为重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进一步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提高城市治理能力,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一环。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上海考察时强调,城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国家治理的中心问题是“制”与“治”,即制度与治理。完整的国家治理由“制”与“治”共同构成。辩证把握“制”与“治”,对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具有积极意义。
我国面临的一个新的历史任务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而这个新的历史任务能否顺利完成,主要取决于乡村能否实现全面振兴。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由于在制度设计和执行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凝聚起蕴藏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的无穷伟力,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今年年初,习近平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指出,乡村振兴是一盘大棋,要把这盘大棋走好。7月5日,习近平同志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坚持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让乡村振兴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走好乡村振兴这盘大棋,需要牢牢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2年12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八项规定时强调,我们不舒服一点、不自在一点,老百姓的舒适度就好一点、满意度就高一点,对我们的感觉就好一点。
大数据为提高我国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开辟了广阔空间。用大数据提高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关键在于找准大数据与社会治理创新的契合点,将大数据同社会治理深度融合,通过创新社会治理思维和方式、优化社会治理环节和过程,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县域经济作为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的结合体,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关键性、战略性和基础性作用,事关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