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讯(记者 谷艳伟 通讯员 时彦卿 朱爱波)2018年10月17日是全国第五个“扶贫日”,也是第26个国际“消除贫困日”。17日上午,郑州市国土资源局徐铭杰调研员、崔留森副局长带队来到中牟县刁家乡藕池任村检查指导驻村工作,走访看望贫困家庭,并带来贫困捐款。
带着局党委的嘱托和全体干部职工的深情厚意,徐铭杰一行首先来到村委会大院,对驻村工作队的生活、工作环境和村支两委的办公设施进行了察看。随后,徐铭杰一行又检查了村里的党建软件档案,听取了第一书记时彦卿和村支部书记任贵昌的工作汇报,徐铭杰重点询问了村里的贫困户情况和发展建设中的矛盾困难。村支书介绍说藕池任村最初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有10户32人,截至到今年初还有2户2人,目前两人分别采取政府兜底和养女签订赡养协议的办法实现了脱贫。
为能更清楚了解脱贫情况,徐铭杰一行又逐户实地到贫困户家进行走访慰问。当看到韩长路家的大门、院墙、房顶、门窗都得到了翻新,又修建了厕所、整理了地坪,家里还通电、通网络、通自来水后,徐铭杰对扶贫工作落实情况比较满意,同时也要求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要坚持每周对贫困户进行走访,防止贫困户脱贫后再次返贫,并勉励贫困户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增强生活信心、激发自身动力、主动脱贫致富。
在与刁家乡副乡长李玲的交谈中,徐铭杰还了解到当前藕池任村在扶贫工作和建党工作中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上半年藕池任村新修了一条至坡东李村的“村村通”公路,6月份又实施了天然气管网和污水管道铺设工程,年底村里还要安装路灯、建设文化广场、实施户户通建设等,乡里和村里的发展形势都比较好。村里的困难矛盾主要集中在集体经济建设方面,虽然藕池任不是贫困村,却是集体经济“空壳村”,但目前村支两委干劲比较足,也把发展好集体经济作为了下阶段发展的重要目标。徐铭杰对村支两委的工作劲头表示肯定,同时强调发展集体经济和增加扶贫项目建设是精准脱贫的关键抓手,是实现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驻村工作队也要积极帮助村支两委找好致富门路、找准致富项目、做好发展规划、增加生产经营,需要时可以发挥单位优势,为村里争取土地整理项目,改良农业技术、提高农田产量、增加村民收入。另外,藕池任村也有很好的区位优势,发展高效农田和旅游产业,打造美丽乡村建设也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
(中牟政务新闻热线:15890370999 投稿邮箱:732141960@qq.com)
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国家在政治与制度方面的优势,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自十八大以来领导人民进行扶贫攻坚战的重要法宝。
1月18日上午,中建七局安装公司机关党总支以参观局“国匠·军魂”展览馆和党建主题馆为主要内容,从“老党员感受企业变化、新老党员互动交流和强化党员政治意识”三个维度,组织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不忘初心忆峥嵘岁月、牢记使命谱发展新篇”主题党日活动。
科学推动扶贫,关键在于找到一个好思路、好路子。要切实遵循规律,把调查研究作为基本功,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把穷在哪里、为什么穷、有哪些优势、哪些可以自力更生脱贫、哪些需要依靠帮扶才能脱贫等真实情况摸清楚。坚持突出重点、上下联动、综合施策,使思路举措更具精准性、系统性、有效性、可持续性和可操作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人们有必要回顾过去,展望未来。过去70年,中国取得了巨大发展成就,扶贫成就是其中重要的方面,这是必须向世界讲述的中国故事。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扶贫开发,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作出一系列新决策新部署,将我国扶贫开发理论和实践提升到新高度,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创新发展,拓展了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这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日益彰显出巨大的理论价值、实践价值和时代价值。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对扶贫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创造性地提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推动了扶贫减贫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我们要深入理解把握这一基本方略的丰富内涵,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党内政治生活是党组织教育管理党员和党员进行党性锻炼的主要平台。有什么样的党内政治生活,就有什么样的党员、干部作风。
要确保实现到2020年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就必须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攻克深度贫困堡垒,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在“准”和“实”上下功夫,确保脱贫攻坚目标顺利实现。
当前,脱贫攻坚进入决战决胜阶段,如何处理好扶贫与扶志、输血与造血的关系,是摆在广大干部群众眼前的考题。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石柱考察时对老乡说: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脱贫致富不能等靠要,既然党的政策好,就要努力向前跑。从脱贫致富到改善民生,这都是重要的方法论:政策托底和个人奋斗,一个都不能少。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璀璨文化,与辽阔疆域上鬼斧神工、雄奇壮美的大自然交相辉映,凝结了浩如烟海、灿若星河的文化和自然遗产。这些宝贵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卓越智慧和集体记忆,是我们万众结同心、奋进新时代、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支撑和力量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