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伏之际,酷暑难耐。7月24日上午,在登封市颍阳镇郭寨村的玉米田地里,村民崔六明不停地地掰着玉米穗子,尽管汗水早已湿透衣衫,但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俺这是‘水果玉米’,和普通的玉米不一样,生的就能吃,还甜着呢!”
在郭寨村党群服务中心广场上,十几位村民正在对收获回来的玉米进行分拣装车,一派忙碌景象。“这两天到了春玉米的采收期,因为种植的是特色‘水果玉米’,要的是鲜嫩,所以得抓紧时间抢收,现在每天用工都在二十人以上。”郭寨村党支部书记郭更武介绍。
郭寨地处山区,过去种地靠天收,村民大多外出打工维计生活,村集体经济收入几乎为零。提起过去,郭更武不住地摇头。
乡村振兴,产业是基础。自去年“五星”支部创建以来,郭寨村通过外出考察,并结合本地土壤实际,引进了“水果玉米”种植技术,先行先试进行种植。“今年我们流转了60余亩土地,21亩种植成了春玉米,剩余40多亩种植的是夏玉米,村里成立了‘种植合作社’,统一种植管理。”郭更武介绍,“水果玉米”生长周期短,只需三个月左右,且产效高,一穗玉米能卖一块多钱,一亩“水果玉米”比普通玉米能多收入一千多元。
“按现有价格,和玉米的生长情况,今年‘水果玉米’能为村集体经济增加收入十余万元。”郭更武算着细账:土地流转不但解决了部分土地撂荒问题,村民也能在合作社打工增加收入,年底村民还能得到一定的分红。
“颍阳镇是个农业大镇,我们把发展特色种植作为产业振兴的根基,探索村民以土地入股方式,鼓励村集体成立种植合作社,以绑定企业订单式种植为主要模式,发展‘一村一品’,争创‘产业兴旺星’。”颍阳镇政府负责人说。
在颍阳镇于窑村,村民霍广勋这两天高兴地合不拢嘴。“今年不赖,蔬菜种子卖了个好价钱,萝卜种子一亩收入超过了5000元。”霍广勋蔬菜制种已经三年,随着技术的掌握和经验的积累,效益是越来越好,上个月订单公司刚把他种植的萝卜和白菜种子收购走,50多亩蔬菜种子收入了二十多万元。
于窑村曾是个省级贫困村,2020年,该村引进了蔬菜制种产业,大力发展白菜、萝卜、甘蓝十字花科的蔬菜制种。“蔬菜制种生长周期短,效益也不错,一亩地收入4000多元,而且还不耽搁下季玉米的种植。”于窑村党支部书记霍广帅说。目前,颍阳镇已在多个村探索种植十字花科及蔬菜产业,如今已发展种植1000余亩,直接带动230余户及3个村集体增收。
为激发产业发展活力,颍阳镇与农商银行对接,对10个重点行政村整体授信,保障村集体合作社前期投入成本,也为带动种植户发展,预留所需额度。各村发展蔬菜及制种产业,以企业订单式为主,镇级建立联络平台,对接2家种苗公司及蔬菜公司提供全程技术、销售服务,保障基础销路和收益。通过整合集体经济扶持项目等政策资金,做大做强扶持项目,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
“我们将深入实施‘两推两帮一扶持’(推行龙头企业绑定合作社、合作社绑定农户的“双绑”利益联结机制,帮助解决‘钱从哪里来’、‘销到哪里去’,围绕农业生产资料、生产成本进行扶持),引导产业培育与群众增收、集体经济发展。到2025年底,蔬菜制种基地达到3000亩以上,实现以特色种植擦亮产业兴旺之‘星’。”颍阳镇政府负责人说。(刘少利 宋跃伟)
近日,正阳县扎实开展乡镇领导班子届中分析工作,全力促进乡镇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为高质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
为提升社区图书室服务效能,推动文化振兴,助力建设文化强国、农业强国,引导广大居民群众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近日,商丘市古宋街道开展了“书香润乡村,阅读促振兴”主题阅读活动。
河南新闻广播
映象网讯(大象新闻记者 曹东方)开封作为八朝古都,拥有着悠久的历史,也沉淀出了众多的传统老字号。如何让这些老字号焕发出新的活力,让群众能够近距离接触老字号,“老字号国风集市”的推出,为老字号振兴开辟出了一条新路径。 王大昌茶庄、百年白记
大象新闻记者崔二强通讯员郭兵宇 7月4日,河南省襄城县雷洞村迎来了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仲夏乡村行,华水青年声”实践队。在这里,实践队成员深入调研,了解当地的社会经济状况,为当地村民提供帮助和支持,探寻乡村振兴新方式。 雷洞村位于伏牛山脉的东
粮食总产量连续9年稳定在千亿斤以上,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022年达1.2万亿元、稳居全国首位,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近万家、占全国1/10……一组组数据“晒”出山东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成绩单”。
新华网
渭源县位于甘肃省中部,地处黄河最大支流——渭河的源头。黄河上游第二大支流洮河也在渭源穿境而过。
盛夏时节,宁夏中卫市沙坡头区黄河北岸,沟渠湖泊连通成网,水流蜿蜒,呈现出一幅“水清、岸绿、景美”的自然和谐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