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讯(刘少利)“我还是我,有点泪水算什么,我该怎么做,我就怎么做,爱,还给生活......”10月10日,中国少数民族声乐学会16名音乐专家组团前往登封市大冶镇垌头村慰问,并举行公益歌曲《我还是我》MV全国首发。
据了解,垌头村因为有一支农民合唱团而被誉为“会唱歌的村庄”,曾经多次登上央视舞台,是国家文旅部重点推介的特色村庄。在夏季洪涝灾害中,尽管垌头村遭受重大损失,但村民们团结一心、艰苦奋斗、永不放弃的精神推动着垌头村再次飘来振奋人心的歌声,激励着村民们奔赴在重振垌头村往日繁华、灾后重建的征途上。
中国少数民族声乐学会秘书长海燕介绍,中国少数民族声乐学会词作家车行、作曲家陈光闻讯创作了公益歌曲《我还是我》,当天在垌头村举行了该音乐短片的全国首发仪式,为灾后重建鼓劲加油。
“垌头村是依靠文化,从无形到有形,村民们也收获了强大的精神力量。今后我们村将更加坚定文化自信,沿着文化道路,凝聚群众思想,拓展特色产业,提高村民的文明素质,吸引更多青年人才积极参与到乡村振兴工作中,进一步推动‘会唱歌的村庄’的各项事业走上更高台阶。”垌头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董艺文对未来村庄的建设发展充满信心。
现场,专家慰问团还和村民合唱团一起演唱歌曲,表达对党和祖国的热爱,村民们更加坚定了灾后重建的信心和决心。“就像刚刚我们唱的歌,有点风雨怕什么,不过是从头再来,看到这么多人为我们鼓劲加油,内心充满干劲,相信俺村一定会再创新辉煌。”家住垌头村3组的周春英擦干眼泪,更加坚定了致富的信念。
据登封市大冶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自灾后重建以来,该镇分清主次,把握重点,有序推进灾后重建工作,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加快工作进度,确保如期高质量完成灾后恢复重建任务。以修复水电路、损毁民房、灾毁农田等为重点,紧盯时间节点,层层压实责任,加大相关政策宣传力度,抓紧修复受损基础设施,尽快恢复群众生产生活,引导广大群众参与水毁农田恢复工作,积极确保今冬明春实现耕作促增收。
4月8日,南乐县委书记刘冰到韩张镇、千口镇检查中小学复学准备工作,南乐副县长邵宁及县委办、政府办、教育局、卫健委等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
领导干部在法治建设的过程中,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发挥着关键作用,承担着重要使命。领导干部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也牵动了濮阳社会各界的爱心人士,他们在第一时间行动起来,挺身而出、冲锋在前,危难时刻、施以援手,积极作为,敢于担当,用实际行动肩负起社会责任,彰显了企业的担当与爱心,也是优秀企业家精神的时代写照。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必须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和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常抓不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汲取中华法律文化精华,借鉴国外法治有益经验,是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体现社会发展规律的法治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唯一正确道路。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的重大政治成果和宝贵经验,是我们党最重要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13日召开会议,决定从今年6月开始,在全党自上而下分两批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会议指出,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根本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伟大梦想共同奋斗。
5年多来,我国脱贫攻坚成绩显著,6000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4%以下。这些重要成果的取得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脱贫重要思想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
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对公共服务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需要提供高质量公共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