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讯(刘少利 通讯员 韩心泽)9月29日上午,海螺型材与登封市政府合作项目签约仪式在登封市举行,成功签约5万吨海螺嵩基新材料股权合作项目,海螺集团副总经理、海螺型材董事长万涌,郑州市工信局副局长谷振风、郑州市发改委副主任杨欣,与登封市委书记王鸿勋、市长陈耀宗等登封市四大班子领导共鉴签约。
据了解,本次签约项目将在铝精深加工和光伏配套产业领域开展合作,项目达标满产后,年均实现产值8亿元,年纳税超过1500万元。
安徽海螺集团是我国最大的建材企业集团之一,2021年名列世界500强第315位,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控股经营海螺水泥和海螺型材两家上市公司,下属390多家子公司,分布在25个省市自治区和20个境外国家地区。芜湖海螺型材在塑钢、铝合金型材、SCR脱硝催化剂等领域拥有先进生产技术和运营管理经验,总资产近 50 亿元,国内市场占有率达30%,产销规模稳居世界前列。近年来,海螺型材积极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加快节能门窗、SCR、太阳能光伏配套等产业布局,培育绿色低碳发展动能,为我国节能减排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海螺型材与登封市政府合作项目此次签约,是双方继登封海中环保项目合作之后的再次牵手,是共同响应国家转型升级、绿色发展战略谱写下的新篇章。项目实施后,将壮大登封及周边地区铝型材产业规模、提升品牌影响力和产品竞争力、延伸产业链条,从而进一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助力登封打造制造业强市。
国家主席习近平5月19日下午在北京通过视频连线,同俄罗斯总统普京共同见证两国核能合作项目——田湾核电站和徐大堡核电站开工仪式。
11月17日上午,豫沪合作交流会暨合作项目签约仪式在上海举行。活动现场有73个项目签约,总投资814.5亿元,涵盖制造业、农业、旅游、科技创新、教育医疗、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领域。
【简介】“十三五”期间,“一带一路”建设从总体布局的“大写意”,步入精谨细腻的“工笔画”阶段。如今,中国已同138个国家和30个国际组织签署200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共同开展了超过2000个合作项目,合作不断走深走实,成果超出预期。
大河网讯(河南日报记者赵振杰)9月5日,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河南省举办了主题日服务贸易推介洽谈会。经过前期充分洽谈对接和筛选,本届服贸会河南省交易团达成170个合作项目,总金额达50.6亿美元。副省长何金平出席推介洽谈会并讲话。
12月26日,由中共开封市委统战部、开封市工商联、河南大学党委统战部共同举办的“河南大学科研成果转化校企合作项目对接会”在河南大学金明校区举行。
5月10号下午,第二十五届三门峡黄河文化旅游节新兴产业推介暨经济合作项目签约仪式在三门峡文博城举行,现场集中签约投资项目90个。
作为前年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清单中的一项,“一带一路”银行间常态化合作机制为国际金融同业搭建起“一带一路”合作和交流平台。中国工商银行副行长 胡浩:“刚组建这个机制的时候只有35个国家和地区,49个金融机构,现在是55个国家和地区,89家金融机构,有多边机构,有商业银行,有政策性银行,参加的主体是越来越多,这是第一个成果。
4月4日,映象网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第十三届中国河南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将于4月8日在郑州举行。邀请客商方面,已确认参会客商1.57万名,其中来自88个国家和地区的境外客商2566名,境内客商超过1.3万名。签约项目方面,已达成一大批合作项目将在会上签约,项目个头大、质量高,其中超10亿元的项目占到1/3。
8月29日下午,第十三届豫商大会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后,在驻马店市工人文化宫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