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记者 刘少利 实习生 赵萌萌 通讯员 宋跃伟 文/图
乡村振兴,文旅先行。11月26日下午,河南嵩山少林寺武术馆和垌头村共建文化合作社签约揭牌暨《少林武魂》下乡义演活动启动仪式在垌头村大剧院举行,双方就党建联建、文化项目共建达成合作协议。
隶属于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的河南嵩山少林寺武术馆,成立三十多年来,在少林传统文化的挖掘、传承和创新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已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武术文化的传播交流中心,是我国首家进入英国皇家剧院、奥地利金色大厅、美国百老汇和俄罗斯克里姆林宫大剧院演出的武术文化团体。特别是该馆创作的功夫剧《少林武魂》多次到海外表演,曾获“优秀出口文化产品和服务项目奖”、54届美国“剧评人奖”及63届“托尼最佳特别节目奖”双项提名等,开创了我国文化产品“走出去工程”的新纪元。
登封市大冶镇垌头村,曾是一个基层组织软弱涣散村,近年来,村党支部坚持文化兴村,在发掘、放大本土乡村文化和发展乡村旅游方面一直在积极尝试,通过组织村民集体唱歌,凝聚民心,创造和谐,成立了中国第一支农民合唱团,被称为“会唱歌的村庄”。今年,垌头村又投资打造出了大型沉侵式实景体验剧《再现朝阳沟》,剧中演员大部分是该村村民,让放下锄头的村民有了文艺范儿,有效地提振了农民的精神风貌,也增加了村民的收入。
“功夫,不应该只是世界舞台上的一场场秀,更应该是植根于中国普通民众中、渗入中华文化血脉中的坚定的文化自信。登封作为少林功夫的发源地,更应该充分发挥功夫公共文化的属性,让功夫走进乡间田野,走进社区学校,成为普通百姓最深的底气。基于此,我们与垌头村共建文化合作社,以此推动乡村的文化振兴。”河南嵩山少林寺武术馆负责人说。
根据合作意向,双方拟整合特色品牌资源,将少林功夫文化和朝阳沟文化品牌进行整合推广,从功夫和戏曲文化演艺、演艺人才培养、文化体验项目开发、文创产品开发等方面开展阶段性合作,共同将垌头村打造成为“孩子会打拳、妇女会唱歌、男人会养生”文化村庄。同时双方将以文化为先导,将垌头村建设为河南省文化和旅游系统“文化下乡、文化惠民”的项目展示和体验基地,通过组织丰富的文化下乡和群众性文化大赛等活动,充分发挥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凝聚枢”作用,提振农民的文化自信。
这次河南嵩山少林寺武术馆与垌头村合作共建文化合作社,是农村文化合作社建设的一次重要的尝试。丰富的合作发展模式不仅有助于改变村民的精神面貌,提升当地人的文化自信,使传统文化和技艺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还能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有知识、有情怀、有激情的城市精英走进乡村或返乡创业,为乡村带来了人气,实现空心村的复活,助力乡村振兴。
文化合作共建仪式结束后,河南嵩山少林寺武术馆为垌头村村民表演了《少林武魂》功夫剧,由此也拉开了《少林武魂》下乡演出的序幕。
(登封政务新闻热线:15393715999 投稿邮箱:zzwblsl@163.com)
“今年的藕长势很好,又是一个好收成的丰收年。”日前,正在尉氏县永兴镇刘符陈村藕塘务工的村民陈流红开心的说道。走进永兴镇刘符陈村的藕塘,满目荷叶摇摆,一片绿意盎然。
近日,天气日渐寒冷,尉氏县南曹乡洼张村的有机蔬菜基地里却是一番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火红的辣椒和圣女果娇艳欲滴,该村贫困户史莲针、张根来、刘收花等10多位村民正井然有序地忙着采摘、称重、装车。
在新乡市文旅大会即将召开之际,为学习周边乡村旅游发展先进地区经验,加快推动新乡市乡村振兴进程,11月12至13日,新乡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职伟带领部分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县(区)人大主任;市文旅局、新乡南太行旅游有限公司相关负责同志组成学习调研组,赴鹤壁市和济源示范区就发展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等工作进行调研学习。鹤壁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郭文涛、朱东培,济源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军星、副主任张国正陪同学习调研。
为切实做好脱贫攻坚档卡规范工作,近期,新蔡县弥陀寺乡高度重视,采取三项有效措施,全力抓好落实,确保脱贫攻坚档卡整理规范化。
弘扬黄河文化,扛稳历史重任。8月5日,“扛稳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历史责任,推动黄河文化在新时代发扬光大”理论研讨会在开封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