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荥阳 · 登封 · 上街  > 正文

荥阳市王村镇:黄河岸边绘“乡情” 多频共振促振兴

2020-04-13 17:28:26   来源:映象网

5034

映象网记者 王文凯 通讯员 王军玲 张娇 文/图

临靠邙岭,紧依黄河,坐拥古柏渡、樱花园两个4A级景区和黄河塬景区,有黄河岸线5里以上,樱花12万余株,有千年古渡、穿黄工程……这里便是位于荥阳市王村镇西北部的司村,9个村民组、2118口人在1万余亩的土地上绘就着属于他们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司村入村口游园

科学规划“展新姿”

司村站位沿黄生态文化产业带旅游资源和荥阳市北部“静美”功能布局,由深圳希瑞公司进行村庄整体规划设计,以“黄河水绕夏商都、千院司村看黄河”为形象定位,立足司村特有资源禀赋,遵循“重生态、轻开发、多元化、家庭型”的理念,按照“一轴一环四组团”功能布局,即生态乡居景观轴、慢行休闲带、千院民宿组团、生态田园组团、休闲康养组团、创意文旅组团,以院落为主线,以餐饮、住宿、休闲、民俗体验为载体,把司村作为一个完整的品牌进行打造。

据介绍,建成后的“千院司村”,既能保留中原地区传统村落的自然特色,又在民宿内部保留城市品质,让游客在回归自然过程中理清黄河历史脉络,了解邙岭人文底蕴,记忆乡音、品味乡愁。

司村党建墙

党建引领“聚合力”

为改善人居环境、践行乡村振兴战略,司村村委通过争取乡镇补贴、社会融资等方式,投资600余万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以党建为引领,发动村民组长、党员代表、群众代表打开工作思路,制定本村环境整治计划,倒排进度表,列清单,提要求,面对面指出问题,确保整治工作家家知晓、人人了解。

党员率先垂范,从自家庭院美化做起,激发群众主动投身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的热情。村民组长发扬钉钉子精神,用心反复讲,主动带头做,推动群众由“被动整理”转变为“主动打造”,破解环境难题,清除卫生死角。现在的司村党群融洽,治理有效,呈现出一派娴静、自然、清新、舒适的宜居景象。

建成后的司村图书馆

完善设施“增颜值”

司村以完善公共基础设施为突破口,按照适度超前、综合配套、集约利用的原则,对村庄道路交通、进村景观、污水处理、文化设施、民宿厕所等逐步进行改造提升。目前,司村排污管网实现村庄全覆盖,428户群众改厕、改气工作已全面完成。

作为荥阳市第一家定位“乡村慢生活”的乡村图书馆——司书苑已建设完成。开放后的司书苑,将作为游客第三空间,提供免费WIFI、图书阅览,以清静雅致的环境,为游客提供静思、闲坐、学习以及亲子阅读空间;乡村书房作为司村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文化会客厅”,不仅创新拓展了乡村阅读空间,让游客在恬静舒适之中“看得见文化,感受到文明”,极大提升了村庄居民的生活品位。

司村唐街壁画

彰显文化“添魅力”

为突出“文化司村、内涵司村”的主题,在城市郊野之中寻一方能够望得见山、看得见水、承载住乡愁的住所。司村结合地域优势,创新思维、大胆实践,依照总体规划,精心设计布景,依次打造了“唐街”、“宋街”、“黄河街”三条历史文化街区。

沿街墙面彩绘以色彩鲜艳的图画讲述唐宋不同时期历史故事,一步一景,一画一事;建筑墙面上的洞门、漏窗精美细致,道路两边绿植配置富有层次,增加视觉效果。充分展现出唐宋鼎盛时期孤柏渡口商贾行船的繁华,展现好天然大气、力量澎湃的黄河风光,演绎好黄河文化生态带上的司村篇章。

走进司村,人在画中行,景在心中留。游客既能欣赏到黄河岸边千院乡村田园美景,又能在传统村落中体验历史穿越感,未来的“千院司村”承载着中原大地的乡土文化,必将成为能够充分体现人文历史,展示乡风民俗,彰显邙岭风采的标志性乡村和文化休闲交流场所。

司村打造的第一家民宿

产业融合“壮实力”

司村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机遇,发挥自然资源、人文历史优势,突出“自然风光+黄河文化+慢生活”,把水、滩、林、文化、产业等作为一个有机体系进行研究谋划,实施重大项目带动,以村集体成立的郑州市司村实业开发有限公司为主体,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找准乡村振兴与经济、旅游、消费的结合点;通过盘活现有闲置房屋,拓展院落空间功能,已签订协议计划改造提升村民房屋50所,打造黄河特色窑洞26个,赋予其文创休闲、民俗体验、乡村度假等多种功能,促进村庄功能提升,开发与村庄发展结合的教育培训、旅游、休闲等服务性消费,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大力推动产业升级。

司村的发展,将以产业兴旺为根基,以农业农村资源为依托,以农民为主体,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大力发展地域特色鲜明、创新创业活跃、业态类型丰富、利益联结紧密的村级集体经济产业。

司村一角

未来的司村将以农旅文深度融合,促进产业提升,重点完善村庄内路面铺设、景观照明、入村广场、环村水系及园林绿化等公共设施建设;以“三变改革·五大合作”成立股份合作社,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逐步实现生态宜居村庄美、产业兴旺生活美、乡风文明人文美、平安稳定和谐美。

(荥阳政务新闻热线:13213155378,投稿邮箱:472061029@qq.com)

文章关键词:乡村振兴,沿黄生态文化产业带 责编:杨文丽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丁琼:做好河南红色文化的“传”“承”“扬”

    作为全国较早成立中共组织的地区,河南有非常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但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建设和改革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回应习近平总书记今年九月在河南考察期间的相关指示,让红色文化精神真正入脑入心,河南仍需在红色文化的“传”“承”“扬”上下大力气、真功夫。

  • 我省乡村振兴中凸显“人”的问题的原因分析

    我省乡村振兴中存在诸多“人”的问题:青壮年农民持续流动,“三留守”即妇女、儿童和老的人口结构困扰着乡村振兴;农民群体的利益不断分化、传统农民的“等靠要”、重物质轻精神等观念使乡村振兴难度大。

  • 坚持文化引领 提升企业竞争力

    企业文化是管理文化,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源。国有煤炭企业要想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就需要进一步深化学习型企业文化建设,使之在推进矿井全面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充分发挥作用。

  • 我省乡村社会治理亟需解决“人”的问题

    我国面临的一个新的历史任务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而这个新的历史任务能否顺利完成,主要取决于乡村能否实现全面振兴。

  • 新知新觉:大力推进文化物联网建设

    文化物联网是“互联网+”在文化领域的创新形态,其特点是通过应用互联网、物联网及数据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实现文化产品、文化服务、文化资源、文化载体全面互联互通。大力推进文化物联网建设,将深刻影响文化产品生产、文化内容传播和文化服务提供,进而有力地促进文化经济创新发展。

  • 新论: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制度保障

    实现乡村振兴,既要解决好农业问题也要解决好农民问题,既重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也不忽视普通农户。

  • 治理之道:以内容建设涵养网络舆论生态

    主流媒体应充分发挥优势,提升思想传播力,打造专业精品,以优质品牌增强知名度和社会公信力,真正建立起与用户、市场等的强连接、强纽带。

  • 统筹推进乡村振兴与全面脱贫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指出,要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统筹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建立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体制机制。

时政要闻

郑州交警发布五一假期安全出行提示 郑州交警发布五一假期安全出行提示

专题

绿化扮靓管城 处处皆可入画 绿化扮靓管城 处处皆可入画

地市风采

视点中国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