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记者 王文凯 通讯员 宋孟军 汪梦瑶 文/图
阳春三月植树忙,柿苗栽下新希望。近日,荥阳市崔庙镇白赵村村委大院内热闹非凡,群众正在喜气洋洋领取柿树苗。
群众领取柿树苗
打赢脱贫攻坚战,关键在于产业的发展。为选准选好产业,崔庙镇包村领导胡凤鸣、荥阳市文广旅局驻白赵村第一书记丁力伟、白赵村“两委”干部多处奔走,多方考察,多次召开会议进行研究,最终决定结合村情实际,发展柿子产业。
为此,该村计划投资80万元,新建柿子加工厂1座。白赵村扶贫干部和村“两委”干部广泛动员,发动群众。根据各组、各户群众的土地情况,村“两委”统一规划,保证连片种植。目前,白赵村已发动64户群众种植柿树98亩。同时,与现代农业技术结合,到育苗基地购置8000余棵优质柿树苗,以1元1株的价格卖给群众,并邀请专家为群众讲解指导树苗种植、嫁接等,以保证成活。
离柿树挂果还要5至6年,而驻村第一书记任期只有2年,对此,驻村第一书记丁力伟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第一书记,要坚定‘功成不必在我’的干事态度,只要群众能够受益,就是我应该做的。”
(荥阳政务新闻热线:13213155378,投稿邮箱:472061029@qq.com)
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国家在政治与制度方面的优势,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自十八大以来领导人民进行扶贫攻坚战的重要法宝。
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握全球产业变革趋势、针对我国经济发展实际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方面。
科学推动扶贫,关键在于找到一个好思路、好路子。要切实遵循规律,把调查研究作为基本功,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把穷在哪里、为什么穷、有哪些优势、哪些可以自力更生脱贫、哪些需要依靠帮扶才能脱贫等真实情况摸清楚。坚持突出重点、上下联动、综合施策,使思路举措更具精准性、系统性、有效性、可持续性和可操作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人们有必要回顾过去,展望未来。过去70年,中国取得了巨大发展成就,扶贫成就是其中重要的方面,这是必须向世界讲述的中国故事。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扶贫开发,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作出一系列新决策新部署,将我国扶贫开发理论和实践提升到新高度,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创新发展,拓展了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这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日益彰显出巨大的理论价值、实践价值和时代价值。
省委十届六次全会暨省委工作会议指出,从基本遵循看,高质量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从战略目标看,高质量发展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发展;从基本路径看,高质量发展是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发展;从根本目的看,高质量发展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这为我省推动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和重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对扶贫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创造性地提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推动了扶贫减贫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我们要深入理解把握这一基本方略的丰富内涵,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结合而成的文化旅游产业是挖掘地方文化、推动旅游业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地方经济的重要手段。
要确保实现到2020年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就必须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攻克深度贫困堡垒,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在“准”和“实”上下功夫,确保脱贫攻坚目标顺利实现。
当前,脱贫攻坚进入决战决胜阶段,如何处理好扶贫与扶志、输血与造血的关系,是摆在广大干部群众眼前的考题。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石柱考察时对老乡说: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脱贫致富不能等靠要,既然党的政策好,就要努力向前跑。从脱贫致富到改善民生,这都是重要的方法论:政策托底和个人奋斗,一个都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