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荥阳 · 登封 · 上街  > 正文

荥阳娃“结识”韩凤楼、胜利渠,与历史“对话”!

2019-12-05 16:35:23   来源:映象网

5034

陈万卿为孩子和家长们介绍韩凤楼

映象网讯(记者 李梦娇 通讯员 李海霞)12月1日,荥阳市新媒体之家成员荥阳亲子联盟举办【荥阳娃知荥阳】第十季公益活动——走近韩凤楼、胜利渠。此次活动特邀请荥阳市著名文史专家陈万卿为孩子和家长们做文化介绍。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为给荥阳的娃娃们种下一颗文化的种子,陈万卿用通俗易懂、幽默风趣的语言,让孩子们对韩凤楼有了深刻的印象。

陈万卿带领大家参观韩宅

“荥阳老城南关有一处大的宅院,人称韩宅,又称韩家院。三进院落,后有花园。旧时大门悬匾曰‘将军第’,书者为四川督军蔡锷。” 陈万卿介绍,这处宅院,是于清末赴日本学习军事,参与推翻清朝之云南起义、反对袁世凯称帝、反对张勋复辟等战争中屡建功勋,声名显赫的陆军中将——韩凤楼的宅院。

该院建于1918年,坐西向东,所存房屋中,后院正楼最有特点,为砖木结构,硬山式屋顶,正面屋檐下装饰木雕花卉图案,二层屋门外铺设木板走廊和安装木护栏,两墙角嵌雕刻精美的砖雕墀头,整体风格具有民国时期的荥阳地方建筑特征。如今,在荥阳市相关部门的积极协调支持下,该院已重新修缮完工,即将向广大市民开放参观。

大家一起参观胜利渠

随后,孩子和家长们来到了胜利渠,它是荥阳市重要的西水东调工程,系引取黄河水系支流汜河水,向东注入淮河水系贾鲁河支流索河的跨流域引水补源工程。工程于1975年11月动工兴建,1977年11月竣工通水。兴建之初原名谓“荥阳县引汜工程”,1976年5月更名为“胜利渠”。

大家通过观看图文,了解胜利渠的建造故事

与山上开凿的红旗渠不同,胜利渠的水大多是在几十米的地下凿洞流淌,穿越巩义的米河、上街区峡窝镇和荥阳市城关乡的几十个村庄,全长近14公里,是一条十足的地下水长城。连同“丁”字形支渠全长近23公里。1975年12月初动工,到1977年10月初建成通水。

40多年来,胜利渠亲历并见证了荥阳发生的巨大变化。它也从最初的以灌溉农田为主,逐步改变为农田灌溉兼顾工业用水,而目前,胜利渠的功能则主要是为荥阳改善生态环境提供水源,它在各个历史阶段都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此次活动,就是要让孩子们走走看看过往的“路”,在其中体味历史名人的爱国精神,感悟老一辈“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奋斗精神。

(荥阳政务新闻热线:15890037786,投稿邮箱:472061029@qq.com)

文章关键词:文化,历史,公益 责编:杨文丽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丁琼:做好河南红色文化的“传”“承”“扬”

    作为全国较早成立中共组织的地区,河南有非常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但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建设和改革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回应习近平总书记今年九月在河南考察期间的相关指示,让红色文化精神真正入脑入心,河南仍需在红色文化的“传”“承”“扬”上下大力气、真功夫。

  • 历史和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不仅深刻改变了世界,也深刻改变了中国。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新中国的历史和改革开放的历史已经证明,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完全正确的,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是完全正确的,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完全正确的。

  • 国际论坛:从历史中汲取文明互鉴的经验

    在北京举行的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让来自各国的学者能够聚集一堂,共同回顾整个亚洲的文化遗产,交流对于如何更好地保护这些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建筑和艺术遗产的看法,特别是如何在现在和未来的语境下理解过去这个命题。

  • 坚持文化引领 提升企业竞争力

    企业文化是管理文化,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源。国有煤炭企业要想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就需要进一步深化学习型企业文化建设,使之在推进矿井全面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充分发挥作用。

  • 岳恒旭:用爱撒下公益的种子

    律师是一个崇高的职业,英协律师事务所主任岳恒旭从做律师的第一天起,就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坚持公平、公开、公正的执业原则,使自己在律师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 新知新觉:坚定文化自信 增强文化自觉

    在增强文化自觉中坚定文化自信,还要深刻把握文化发展规律,充分认识文化发展同基本国情和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之间的内在联系,立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不断提高全社会的文化素养,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凝聚共识、增强活力、提供动力。

  • 新知新觉:大力推进文化物联网建设

    文化物联网是“互联网+”在文化领域的创新形态,其特点是通过应用互联网、物联网及数据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实现文化产品、文化服务、文化资源、文化载体全面互联互通。大力推进文化物联网建设,将深刻影响文化产品生产、文化内容传播和文化服务提供,进而有力地促进文化经济创新发展。

  • 河南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研究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结合而成的文化旅游产业是挖掘地方文化、推动旅游业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地方经济的重要手段。

时政要闻

新质引领 智能制造 郑州工博会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新质引领 智能制造 郑州工博会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专题

绿化扮靓管城 处处皆可入画 绿化扮靓管城 处处皆可入画

地市风采

视点中国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