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记者 谷艳伟 实习生 陈波 通讯员 李晓波 文/图
青砖白墙、绿树红花,古朴雅致的农家小院、宽敞洁净的乡村街道......四月春暖,万象更新,在美丽乡村建设和旅游发展的推动下,巩义市站街镇老城村,这个有着1400多年历史,巩县老县城旧址所在地,距杜甫故里、石窟寺、唐三彩窑址仅数里之遥的村庄,一片朝气蓬勃、生机盎然。
增颜值,营造整洁美丽乡村
近年来,站街镇老城村把美丽乡村建设与旅游突破带动三产发展紧密结合,推进绿化和房屋改造。镇村干部带头,带动党员和群众全民参与到植树种草工作中。短短一个多月,该村6个村民小组494户村民,在村道两旁和各家房前屋后共种植竹子22000棵、连翘6000株、紫荆800棵、柳树800棵。还有月季、丁香、迎春花、牵牛花等各类花种上千株,扮靓了整个村庄。
在此基础上,老城村香寺沟改造门庭、粉刷墙壁、修整道路、增添各类农家元素,两边新栽种的竹子、海棠、红叶石楠......琳琅满目、生机勃勃,如同古香古色的公园,一步一景。村民牛建武正在家门外用石头垒起小花坛,种上了村里发的树和花,他说:“村里变得越来越美,自己也更有干劲儿了。”
提内涵,倡树文明淳朴民风
美丽乡村除了高“颜值”,更要追求高“气质”。在改善农村环境的同时,老城村还致力于培育淳朴向上的民风,提升村子的文化品位和内涵。
记者驻足在老城村文化墙前,认真阅读着老城村的发展史,试图通过这一行行文字,去了解这个古老村子的“前世今生”。
今年以来,站街镇实施奖补政策,指导建设了村史文化墙和文化馆,村支部书记李红伟说,村里通过贴近实际的内容、简洁明了的形式,把“村史文化墙”建设成为老百姓自己的道德墙、文明墙,成了激发村民爱村热情的小型教育基地。
“像这样的文化墙,我们还有很多…...”站街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该镇坚持一村一品,一墙一景,增强群众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进一步提升乡村文化品位。截至目前,全镇20个村共打造文化墙50余面,1217平方米;在老城村和小黄冶村建设文化馆2个,为站街镇老百姓营造“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乡情”的美丽乡村和文明家园。
优品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颜值内涵双提升,硬件设施保障更要跟得上。近年来,老城村坚持“功能完善、设施齐全、布局合理”的建设要求,实施了“绿化提档、美化提升、硬化覆盖、亮化扩面”工程,做基础设施的加法、污水处理的减法,建立健全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完善文体小广场。截至目前,老城村共投入1160万元,建设村组道路7公里,广场7000平米,整治坑塘11265平米,安装路灯151盏,完成水冲式厕所改造290户,户厕改造率达90%以上。
与此同时,还建起了美丽人工湖,被群众戏称为“巩义小西湖”,依托这一项目,占地26亩的“莲花湖游园”预计今年6月份将建设完工,这又将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和网红打卡地。
“村里环境变美了,村民精神面貌也变了,来我们这儿旅游的人也多起来了,家庭收入明显增加,大家都觉得日子更有奔头了!”老城村村支书满怀希望地对记者说。
如今的老城,不再是断瓦残垣,破败狼藉,它悠久的历史承载着厚重古朴,它靓丽的外表记录着华丽蜕变,它是几代人的记忆家园,在未来,也必将为老城群众增收受益、幸福美满的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巩义政务新闻热线:15890370999 投稿邮箱:732141960@qq.com)
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全面推进乡村复兴。
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垃圾分类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深刻指出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明确提出推行垃圾分类的具体要求,为我们进一步做好垃圾分类工作指明了方向,对于动员全社会共同为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贡献智慧和力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于环境美学来说,一方面可以从建设美丽中国实践中汲取丰富营养,实现本学科更好发展;另一方面也要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积极贡献。现在,人们对环境美学已经不再感到陌生,但许多人还知之不深。探讨环境美学涉及两个重要问题:环境是什么?审美是什么?
我国面临的一个新的历史任务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而这个新的历史任务能否顺利完成,主要取决于乡村能否实现全面振兴。
我省乡村振兴中存在诸多“人”的问题:青壮年农民持续流动,“三留守”即妇女、儿童和老的人口结构困扰着乡村振兴;农民群体的利益不断分化、传统农民的“等靠要”、重物质轻精神等观念使乡村振兴难度大。
实现乡村振兴,既要解决好农业问题也要解决好农民问题,既重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也不忽视普通农户。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指出,要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统筹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建立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体制机制。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推进城乡融合与乡村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破解“三农”问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还需明确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乡村旅游利用乡村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把农耕活动与休闲农业、传统农业文明与现代乡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