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记者 陈伟然 通讯员 刘青垚
绿杨高映春草绿,梨花落后是清明。今年清明节正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稳步推进的关键时期,为避免人员扎堆聚集,降低交叉感染风险,倡导文明祭祀,郑州市二七区长江路街道办事处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等形式,开展“文明祭祀,平安清明”活动,引导辖区居民慎终追远,文明祭扫。
“线上+线下”宣传倡议。线上通过微信群、钉钉群宣传文明祭祀,提倡通过举办家庭追思、居家祭扫或利用移动客户端、微信公众号等进行网上祭扫,致礼尽哀;并且倡议通过网上祭英烈等方式表达对抗疫英雄的敬佩和追思。线下各社区通过发放倡议书、悬挂条幅等方式宣传文明祭扫有关内容,劝阻居民在路口、小区、楼道等场所焚烧冥币、冥物等行为,倡导辖区居民云上祭祀,文明祭扫。
党建引领文明风尚。党员干部纷纷带头,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自觉做文明祭扫的倡导者、支持者、践行者。在党员干部的引领下,居民群众纷纷自发转发 “文明祭扫” 电子倡议书至朋友圈进行网络宣传,并自觉通过网上献花留言、撰写缅怀文章、朗诵清明诗文、制作思念卡片、云上祭祀等方式文明祭扫,寄托哀思。
加大巡查,压实责任。充分发挥网格化作用,各社区加大巡查力度,对辖区内主要街路和重点地方进行专项整治,并将责任落实压实到个人。严格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生产、销售锡箔、冥币、纸钱、纸扎等焚烧类祭祀用品,联合执法中队,在清明节期间对占道经营销售祭祀用品的摊贩进行清理,并对在街路两侧焚烧冥纸行为的群众居民进行劝阻。避免人群聚集,消除火灾隐患,严防疫情反弹。
不同的祭扫方式,寄托的是相同的哀思和深情。长江路街道希望通过开展“文明祭祀,平安清明”活动,引导广大居民树立文明祭祀的新观念,保护好自己和家人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文明祭扫,携手同行,同心抗疫,共度一个绿色环保文明的清明节,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指出,“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我们要加强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夯实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
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集体记忆。中华文明历史悠久,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化遗产,这是我们建设文化强国、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的宝贵资源。
中华文明拥有辉煌的历史,积淀了深沉厚重的文明财富,为世界文明宝库增添了中国成分,作出了中国贡献。
在北京举行的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让来自各国的学者能够聚集一堂,共同回顾整个亚洲的文化遗产,交流对于如何更好地保护这些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建筑和艺术遗产的看法,特别是如何在现在和未来的语境下理解过去这个命题。
改革开放以来,借助“区位+枢纽”的比较优势,依托河南的市场、人口、资源等优势,郑州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正在强起来、大起来、亮起来、美起来。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这是世界文明发展的一般规律,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要场合讲到文明之间的平等、包容和交流互鉴。
宁夏灵武有位全国“治沙英雄”叫王有德,他在白芨滩上四十年如一日,凭着“宁肯掉下十斤肉,不让生态落了后”的拼劲和“生命不息,治沙不止”的韧劲,经历一次次沙进人退、人进沙退的反复,终于在毛乌素沙漠边缘筑起一道绿色屏障。白芨滩的树是一棵一棵种下的,白芨滩的生态是一点一点改善的。白芨滩的故事说明,建设生态文明离不开埋头苦干,必须多积尺寸之功。
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深入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载体,要着眼于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调动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创新方式方法,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牢牢守住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动员和激励广大农村群众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璀璨文化,与辽阔疆域上鬼斧神工、雄奇壮美的大自然交相辉映,凝结了浩如烟海、灿若星河的文化和自然遗产。这些宝贵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卓越智慧和集体记忆,是我们万众结同心、奋进新时代、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支撑和力量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