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嘉县徐营镇宣东村贫困户贾新旺和媳妇早上5点便来到了自家的瓜蔬大棚里,抓紧时间移植辣椒苗。想着今年种植大棚西瓜3个多月就收入4万元,知足、有奔头挂在他们满是汗水的脸上。
“去年秋天,党支部书记赵培合鼓励我跟他学种大棚瓜蔬脱贫,我有点不情愿,一是没资金,一亩大棚就得小1万的投资,二是没技术,怕管不好,收成不行,三是怕瓜熟了卖不出去….”说着当时种植大棚西瓜前的矛盾心理,贾新旺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为了解除他的后顾之忧,赵培合以自己多年的种植经验和收成红利现场“说法”,还为他联系了有流转土地意向的农户,积极协助他解决资金难题,顺新合作社及时和他签订了社员订单种植合同, “统一供种、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给他吃了“定心丸”,上了“双保险”。正月初六,四亩大棚西瓜秧苗移植结束后,赵培合手把手地教他管理,河南农大的专家还专门给他开“小灶”。5月15日,开园的第一天,3000多斤的西瓜不出地头便以每公斤3.6元的价格,直供焦作的农贸超市。10天时间,4亩西瓜完美售罄,销售总额达到了4万元。短短3个多月,收入4万元,是他想都不敢想的事。
贾新旺的儿子患有先天性慢性病,为给儿子治病花了不少钱,背上了沉重经济负担的同时,生活的积极性受到了极大打击,家里的日子一天不如一天,看着别人过着红红火火的日子,媳妇没少和他治气。后来,赵培合帮衬着他种植大棚,“日子忙起来,架顾不上吵了,气也没时间生了,特别是西瓜丰收以后,我们还清了以前的债务。看着这些辣椒苗,想着2个月后又可以收入一大笔,我心里乐着呢。今年年底脱贫,我有信心。”生活“旺”起来的贾新旺,提起大棚就劲头十足。(赵含香 娄敬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工作艰苦卓绝,收官之年又遭遇疫情影响,各项工作任务更重、要求更高。”我们要坚决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坚定信心、顽强奋斗,以更加扎实有效的举措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高度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脱贫攻坚取得的成就,分析了当前脱贫攻坚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明确了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的目标任务,重申了加强党对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领导。
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在脱贫攻坚领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含义既包括“一个都不能少”的硬任务,也要提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脱贫攻坚,从严从实是要领。”打赢这场硬仗,坚持从严抓好基层党组织作风建设是关键。脱贫工作既是体现一级党组织能力水平的政治任务,更是检验基层党员干部作风的时代考题。
要确保实现到2020年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就必须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攻克深度贫困堡垒,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在“准”和“实”上下功夫,确保脱贫攻坚目标顺利实现。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指出,要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统筹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建立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体制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强调,脱贫攻坚战进入决胜的关键阶段,各地区各部门务必高度重视,统一思想,抓好落实,一鼓作气,顽强作战,越战越勇。这一重要讲话,对扎实做好今明两年的脱贫攻坚工作作出重要部署,彰显了我们党对脱贫攻坚工作“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坚定信心。
脱贫攻坚,重在坚持“志”与“智”同扶。在技能发展方面,村里举办了8期“河口大讲堂”,邀请农业领域的专家学者来村开展实用技术培训,邀请农民企业家来村分享创业故事;在乡风文明方面,我们开展了河口村脱贫攻坚奖评选表彰活动,制定了《河口村开展扶贫扶志行动实施方案》等一批聚焦长效机制的规划,还结合当地实际组织了“河口好人”等评选表彰活动,有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农村全面进步。
目前,随着十八届六中全会全面从严治党的提出和脱贫攻坚工作的深入推进,对第一书记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结合工作实际,我认为,第一书记必须树立正确的事业观,要以“三个带”作为工作的落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