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故宫为生前捐献19件文物的河南农民何刚举行追思会,网友感念这位朴实无华的老农民为保护国家文物做出了榜样。时隔半月,7月9日,大河报报道的一则《郑州大石桥附近施工挖出汉代文物农民工上交国家》消息再次引起关注和热议,网友点赞:这就是咱中国农民素质!
据了解,施工工地位于南阳路与石桥东里交叉口东北角,当时,电力部门的民工正在挖沟勘察地下管线,在将近2米深的地方,突然挖出一个陶罐和两个陶碗。见此情形,民工们迅速停止工作,向文物部门打电话反映情况。网友表示,一个经常施工挖沟的地方,还能在这么浅的地方挖出文物,确实不可思议。
郑州市文物稽查大队工作人员赶到现场后,下到挖出文物的坑里,用专业工具将四周的土挖开,查看是否有大量文物存在的迹象。业内专家初步断定,陶罐应该属于汉代时期,距今年代久远。最后工作人员将挖出来的陶器带走,以供考古人员进一步研究。由于陶罐里面塞满黄土,不少人猜测里面可能会有其他宝物。
“文物是国家的,挖到理所当然应该上交。”发现文物的孟师傅和工友们说,虽然在工地干了大半辈子活儿,但还是第一次挖到宝贝,感到非常荣幸。网友纷纷点赞农民工的举动,网友“先秦后”:“好样的!咱河南农民工就是实在,为文化传承和文物保护做了贡献!”网友“蒲公英的梦”说:“再一次证明,素质和职业学历没关系。”
对于在施工工地挖出文物的事件,网友表示地下文物属于国家,每个公民都应自觉保护和上交国家文物,并建议事先要做好考古工作,以免在施工过程中造成文物损坏。不少网友提议国家应该给上交文物者一定的奖励,网友“水中石头”:“正如故宫为何刚开追思会,何刚有心有爱,故宫有情有义,国家应该出台个奖励办法,给予文物保护者重奖。” (张楠)
6月10日上午,由国家文物局、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办,河南省文物局、洛阳市人民政府承办的2017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在洛阳拉开帷幕。
为充分展示建市60年来我市文物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庆祝“5 ·18国际博物馆日”,5月18日上午,我市在平顶山博物馆东门外广场举行庆祝平顶山建市60周年文物保护成果图片展。
春节期间,汝州市文物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对风穴寺暨塔林、张公巷窑址、法行寺塔三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及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钟楼进行安全巡查督导,保障了节假日期间各文物保护单位的安全,确保群众度过一个安全、祥和的春节。
春节期间,汝州市文物局全员不休息,成立春节文物局文物安全工作小组,做好文物保护工作。
1月18日上午,汝州市召开了2016年度文物工作会议,该市文物局、文 广新局及广大基层文物保护工作人员共同参加了会议。会上文物保护工作者代表进行了发言,特约律师 李向阳做了《文物行政执法与文物保护》的知识讲座。
2016年6月18日,省考古院来汝进行前期洽谈和准备工作,2016年6月27日正式进驻工地,安排技术人员12人、工人20余人开始进行全面考古发掘工作。
漳州名贤林偕春故居县级保护碑记揭牌 东南网漳州11月11日讯(通讯员 方章雄 谢鹏志 文/图 本网记者 苏益纯)11月10日,来自海内外及全国各地的林氏后裔共600多人参加漳州名贤林偕春故
近日,河南省政府公布了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汝州市又有6处文物保护单位名列其中。
近日,河南省政府公布了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汝州市又有6处文物保护单位名列其中。
2月16日,映象网记者在宝丰县文物局了解到,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近日公布,文物保护单位共329处,其中包括宝丰县的8处。
2月16日,映象网记者在宝丰县文物局了解到,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近日公布,文物保护单位共329处,其中包括宝丰县的8处。
2015年,革命老区河南省确山县切实加强对馆藏文物、田野文物及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管理及宣传工作,全县文物保护工作扎实有效,硕果累累。
12月29日,古建筑专业施工人员在宝丰县杨庄镇杨庄村清代“杨家大院”原址,对古建筑群进行修复。
12月29日,古建筑专业施工人员在宝丰县杨庄镇杨庄村清代“杨家大院”原址,对古建筑群进行修复。
6月9日,省文物局局长陈爱兰到宝丰县调研文物保护工作。宝丰县政府党组成员、副县级干部郜现营及市文广新局、市文物局和县政府办、县文广局、文物局负责同志陪同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