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讯(记者 谷艳伟 实习生 陈波)10月16日,巩义市米河镇组织召开“志智双扶”报告会。各村扶贫专干及12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参加,12户自主脱贫典型上台发言,分享脱贫经历和体会。
小里河村“坚强母亲”马桂云的儿子身患重病,自己吃苦耐劳自强不息,得到政府社会的大力帮扶,感动地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们家的今天!”铁山村王宗奇多年来摸爬滚打,一路风雨泥泞,与命运顽强抗争着,靠勤劳的双手,身残志坚搞养殖,实现了人生的自尊、自立、自强的理想。赵岭村贫困户赵辉永坚信幸福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自主创业,从事运输,在政府的帮助下顺利实现脱贫,日子越来越好。水头村老党员、退伍军人赵金福说:“虽然自己的家庭陷入了困境,但人要自立自强,要用勤劳的双手养活自己。” ……一件件感人的事迹,一句句朴实的话语,一幕幕难忘的脱贫经历使参会人员心灵受到触动和启发。
通过此次报告会,激励了贫困户自强不息,自主脱贫的积极性和励志脱贫不断创造出幸福生活的动力,为决胜脱贫攻坚实现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巩义政务新闻热线:15890370999 投稿邮箱:732141960@qq.com)
培育“双创型”农民,主要是侧重于农民创业能力与创新素质的培育,旨在立足于农村人力资本开发与建设,为农村长久发展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保障。
当前,国家政策鼓励高等学校发挥其服务社会的智库功能。作为与本土基础教育这一重大民生工程密切联系的地方高等师范院校,也理应成为当地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智囊。然而,很多地方高师与基础教育的联系还停留在教师职后培训,师范生实习合作,从调研中索取项目数据,偶尔参与政策咨询与论证等方面。其发挥教育智库的路径还有待拓展,功能还有待优化。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含义既包括“一个都不能少”的硬任务,也要提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这个意义上,进博会不仅是展示国家之间创新的最佳示范窗口,更是一次企业创新的竞技场,也是发展中国家企业学习先进技术的引力场。
要确保实现到2020年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就必须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攻克深度贫困堡垒,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在“准”和“实”上下功夫,确保脱贫攻坚目标顺利实现。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指出,要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统筹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建立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体制机制。
脱贫攻坚,重在坚持“志”与“智”同扶。在技能发展方面,村里举办了8期“河口大讲堂”,邀请农业领域的专家学者来村开展实用技术培训,邀请农民企业家来村分享创业故事;在乡风文明方面,我们开展了河口村脱贫攻坚奖评选表彰活动,制定了《河口村开展扶贫扶志行动实施方案》等一批聚焦长效机制的规划,还结合当地实际组织了“河口好人”等评选表彰活动,有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农村全面进步。
2017年4月底,河南省脱贫攻坚战役吹响了集结号,作为一名镇后备干部,闫慧勇临危受命,担任郭楼村脱贫第一书记。初到郭楼村,就有村干部给他说郭楼村是个征地拆迁干群矛盾较多的村,前任费劲辞掉了,
目前,随着十八届六中全会全面从严治党的提出和脱贫攻坚工作的深入推进,对第一书记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结合工作实际,我认为,第一书记必须树立正确的事业观,要以“三个带”作为工作的落脚点。
魏志甫,副研究员,任职于河南省财政厅政策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