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会客厅  > 正文

“代总”这五年:不干生意干啥嘞

2019-12-17 11:23:38   来源:人民网河南频道

5034

胖脸蛋、圆滚滚,笑眼眯成一条缝,兰考县代庄村支部书记代玉建给人的第一眼印象就是个暴发户。

“代总”确实发过财。因为“怕要饭”而努力求学的代玉建,大学毕业后在郑州摸爬滚打,靠着一身“膘”发展了20多家店铺,身家终于与体重匹配。

那些年,他只想着自己埋头赚钱,一心要为爹娘争光。

花90万元建村部却被批

改变,从2014年开始。

这一年,兰考发生了一件大事,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莅临兰考县考察、指导;这一年,兰考县向世人做出“三年脱贫、七年小康”的郑重承诺。

“2014年,老支书和乡亲们多次找到我说,玉建啊,别忘了,咱可是兰考人啊,回村吧。几番思想斗争后,我一咬牙,撇下郑州的生意,回村里当了支书。”

那一年,代玉建32岁。

新官上任头仨月,他拿出90多万,建了办公楼,修了主干道。他想,这下大家能满意些了吧。谁承想,在民主生活会上,大家说他是“飞鸽牌”的,这样的干部坚决不要!

“一听这话,我窝憋死了!躺在床上想了一整夜。”

刚开始代玉建不仅委屈,还很不理解:“天天守着你们,一起过穷日子就好吗?”

但在这之后,代玉建给自己较上了劲儿,开始在代庄村扎下根,忙时几周也顾不上回一趟郑州的家。

村民们说,他们要的不是“接济”,而是能有个脱贫致富的“领头雁”。

脱贫致富的“生意经”

土里如何刨出“金子”?有生意头脑的代玉建明白,脱贫致富还要靠产业,他当时带着大家种大蒜。

没想到蒜种买回来了,大家却不愿意种植。

眼看着蒜都发芽了,总不能扔掉吧,他无奈之下成立了怡心农村合作社。

合作社跟村民签合同,所有风险自己来担:如果明年蒜价降了,他给大家土地使用费。蒜价涨了,只还给他当初买蒜种的钱。

万全之策下,老百姓同意了试种,2015年的大蒜价格果真涨了很多。从那之后,村民们踊跃加入合作社。

如今,怡心品牌驰名省内外。2016年之后几年,代庄村先后建设了水产养殖基地、苗圃种植基地,成立了养殖协会,农业产业结构逐步向产业化、集约化发展。

如今,怡心合作社共流转土地1600亩,发展社员180户,小米、大蒜等绿色农产品畅销全国。

2019年,代庄村由2016年的两座大棚葡萄发展到现在36座150亩,合作社每年销售农副产品价值都在100万元以上。

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代庄村一直走在前列。在代支书的感召下,60多名优秀青年返乡创业,代玉建协调贷款1036万元,让全村300余人圆了就业、创业梦。

目前,村里引进投资6000万元的洁净煤厂、投资3000万元的巧媳妇工程瑞野灯饰厂已建成投产;投资3.6亿元的正大集团孵化基地正在筹备中……

“瘦了”生意“肥了”村民

因为扶贫工作越来越忙,代玉建的生意已经荒废。

媳妇给他算过账,一年生意少赚600万。但代玉建算的却是另一笔账:2014年我回村时,人均年收入4600元,2016年底达到9800元,2017年底11600元,2018年底12000元,2019年底有望突破13000元。

村民富了,村子美了。

2017年以前,代庄村主干道不足四米宽,大巴车无法通过。为改变村貌,2017年7月开始,代庄村 “两委”干部、党员、群众代表带头用三个月时间拆除房屋、围墙56户,共5000多平方米。利用废砖旧瓦对群众院落进行改造,并运用废旧木头打造木式结构,保留乡村质朴风气。

同时,代庄村充分利用村内废弃河道,通过引水入村,绿化美化,把河道打造成一道荷花飘香、鱼翔浅底的靓丽风景线。

没有了对“代总”的质疑,走进代庄村,群众口中说得最多的就是代书记回村5年的“三个巨变”:人均收入由2014年的4600元增长到2018年的1.2万元,村集体经济收人实现了由0元到30万元的极大提升;连续5年,代庄村实现“零上访”;文化广场、图书馆成为群众聚集的地方,家家户户庭院干净整洁,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文章关键词:扶贫,脱贫致富 责编:杨文丽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中国打赢扶贫攻坚战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

    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国家在政治与制度方面的优势,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自十八大以来领导人民进行扶贫攻坚战的重要法宝。

  • 找准脱贫攻坚最优解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含义既包括“一个都不能少”的硬任务,也要提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正确处理三种关系 不断提高脱贫质量

    5年多来,我国脱贫攻坚成绩显著,6000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4%以下。这些重要成果的取得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脱贫重要思想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

  • 精准扶贫要在 “准”和“实”上下功夫

    要确保实现到2020年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就必须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攻克深度贫困堡垒,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在“准”和“实”上下功夫,确保脱贫攻坚目标顺利实现。

  • 统筹推进乡村振兴与全面脱贫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指出,要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统筹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建立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体制机制。

  • 脱贫攻坚重在坚持“志”与“智”同扶

    脱贫攻坚,重在坚持“志”与“智”同扶。在技能发展方面,村里举办了8期“河口大讲堂”,邀请农业领域的专家学者来村开展实用技术培训,邀请农民企业家来村分享创业故事;在乡风文明方面,我们开展了河口村脱贫攻坚奖评选表彰活动,制定了《河口村开展扶贫扶志行动实施方案》等一批聚焦长效机制的规划,还结合当地实际组织了“河口好人”等评选表彰活动,有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农村全面进步。

  • 苦干实干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记平舆县郭楼镇郭楼村第一书记闫慧勇

    2017年4月底,河南省脱贫攻坚战役吹响了集结号,作为一名镇后备干部,闫慧勇临危受命,担任郭楼村脱贫第一书记。初到郭楼村,就有村干部给他说郭楼村是个征地拆迁干群矛盾较多的村,前任费劲辞掉了,

  • 评论员观察: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当前,脱贫攻坚进入决战决胜阶段,如何处理好扶贫与扶志、输血与造血的关系,是摆在广大干部群众眼前的考题。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石柱考察时对老乡说: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脱贫致富不能等靠要,既然党的政策好,就要努力向前跑。从脱贫致富到改善民生,这都是重要的方法论:政策托底和个人奋斗,一个都不能少。

  • 评论员观察:把脱贫攻坚补短板工作做得更好

    补短板工作事关脱贫攻坚任务“歼灭战”的成败,各地各部门应当尽快把思想统一到党中央精神上,不打折扣、因地制宜、精准把握好“三对关系”,在收官阶段打出漂亮仗,为乘势而上开启新征程做好有机衔接。

  • 驻村第一书记需注重“三带”促脱贫攻坚

    目前,随着十八届六中全会全面从严治党的提出和脱贫攻坚工作的深入推进,对第一书记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结合工作实际,我认为,第一书记必须树立正确的事业观,要以“三个带”作为工作的落脚点。

时政要闻

深入开展科学施肥技术培训  助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深入开展科学施肥技术培训 助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专题

绿化扮靓管城 处处皆可入画 绿化扮靓管城 处处皆可入画

地市风采

视点中国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