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份以来,新乡市获嘉县冯庄镇将脱贫攻坚帮扶成效巩固提升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最大的民生工程来抓,在稳定脱贫成效上持续发力。
聚焦年度脱贫任务目标,确保贫困人口如期脱贫。组建评估小组对该镇85户预脱贫户进行深入走访,全面摸准家庭生产生活和经济收入情况,为50户农户修订了帮扶措施,预计人均收入增加不低于1000元。
聚焦脱贫人群,确保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开展“两不愁三保障”专项排查活动,逐户逐人排查政策落实情况,将排查发现的35个问题汇总到扶贫办进行集中办理,全面实现了贫困群众的“两不愁三保障”目标。
聚焦边缘人群,确保他们顺利“脱边”。组织村责任组对边缘人群进行深入走访,根据300余名边缘户的需求,为他们开设专门的技术培训班、就业招聘会,通过就业增收让他们远离涉贫风险。
聚焦扶贫信访人群,确保群众诉求得到合理解决。结合遍访贫困户活动,认真听取贫困群众信访诉求,对合理的政策及时办理到位,对不合理耐心做好政策宣传和思想转化,为全镇扶贫大局提供良好稳定的环境。
截至目前,该镇共排查出信访诉求5个并全部办结到位。
科学推动扶贫,关键在于找到一个好思路、好路子。要切实遵循规律,把调查研究作为基本功,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把穷在哪里、为什么穷、有哪些优势、哪些可以自力更生脱贫、哪些需要依靠帮扶才能脱贫等真实情况摸清楚。坚持突出重点、上下联动、综合施策,使思路举措更具精准性、系统性、有效性、可持续性和可操作性。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含义既包括“一个都不能少”的硬任务,也要提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5年多来,我国脱贫攻坚成绩显著,6000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4%以下。这些重要成果的取得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脱贫重要思想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
要确保实现到2020年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就必须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攻克深度贫困堡垒,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在“准”和“实”上下功夫,确保脱贫攻坚目标顺利实现。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指出,要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统筹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建立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体制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强调,脱贫攻坚战进入决胜的关键阶段,各地区各部门务必高度重视,统一思想,抓好落实,一鼓作气,顽强作战,越战越勇。这一重要讲话,对扎实做好今明两年的脱贫攻坚工作作出重要部署,彰显了我们党对脱贫攻坚工作“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坚定信心。
脱贫攻坚,重在坚持“志”与“智”同扶。在技能发展方面,村里举办了8期“河口大讲堂”,邀请农业领域的专家学者来村开展实用技术培训,邀请农民企业家来村分享创业故事;在乡风文明方面,我们开展了河口村脱贫攻坚奖评选表彰活动,制定了《河口村开展扶贫扶志行动实施方案》等一批聚焦长效机制的规划,还结合当地实际组织了“河口好人”等评选表彰活动,有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农村全面进步。
2017年4月底,河南省脱贫攻坚战役吹响了集结号,作为一名镇后备干部,闫慧勇临危受命,担任郭楼村脱贫第一书记。初到郭楼村,就有村干部给他说郭楼村是个征地拆迁干群矛盾较多的村,前任费劲辞掉了,
补短板工作事关脱贫攻坚任务“歼灭战”的成败,各地各部门应当尽快把思想统一到党中央精神上,不打折扣、因地制宜、精准把握好“三对关系”,在收官阶段打出漂亮仗,为乘势而上开启新征程做好有机衔接。
目前,随着十八届六中全会全面从严治党的提出和脱贫攻坚工作的深入推进,对第一书记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结合工作实际,我认为,第一书记必须树立正确的事业观,要以“三个带”作为工作的落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