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巩义市人民法院执行法官成功执结涉及17名打工人员工资的执行案件,申请人权益依法得到了保障。
2018年,被执行人谢某承包了巩义市某项目工地,并招了一批工人到工地干活。期间,谢某一直拖欠工人工资,11月份,迟迟拿不到工资的工人陆续到巩义法院起诉了谢某。法院判令谢某十日内给付拖欠的工资款。
又是半年过去了,工人们多次向谢某讨要工资都无获,无奈到执行局申请了强制执行。2019年6月,巩义法院陆续收到了十多名工人的执行申请,被执行人皆为谢某,执行标的近19万元。至此,谢某共涉及执行案件17件,让多名务工人员生活受到了影响。由于谢某早就换了手机号,而且他是外地人,进一步增加了执行难度。
多方查找无果后,执行干警进行了讨论,既然联系不到谢某,就想办法看能不到找到他的家人,试试从他的家人入手,讲一下打工者的不容易,寻找突破口。6月30日,执行干警杨晶媛四处打听,终于查到了谢某妻子的联系方式,执行员和他妻子打电话进行了沟通,对其说明来意,耐心讲解案件有关情况并讲明了拒不履行法院判决的严重后果。谢某妻子很是明理,表示根本不知道这事情,但欠务工人员的钱一定要还,会马上促使谢某前往执行局履行义务。第二天,谢某在妻子的劝说下,早早就来到执行局,先履行了6个人的工资,随后一周,谢某积极联系了剩余11个案件的申请人,7月6日,先后达成了分期还款的和解协议。申请人纷纷表示没想到巩义法院执行局干警这么负责,这么快就让怎么也找不到的被执行人速度履行了判决,对执行干警一再表示了谢意。(贾凤懿)
记者27日从西安交通大学获悉,该校金属材料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有机光电子材料及界面课题组提出了分子掺杂有机光伏器件中的活性层优化模型,揭示了掺杂剂在其中的作用机理并提出了一种可控的高效掺杂器件制备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