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人民留言板  > 正文

乡村老师和他的石窟文化保护课

2023-09-25 18:53:09   来源:映象网

5034

“成吉思汗在这里养过兵,徐达的部队里面,蓝玉大战王保保也是在这儿……”每当陈毅绘声绘色地讲述着家乡石窟寺的故事时,脸上总是透着兴奋。这些他小时候就从当地老人口中听来的老传说,加上这些年自己对历史的研究佐证,变成了长大后讲出的新历史。

在陕西省府谷县哈镇坐落着一座历史悠久的石窟寺,层层叠叠的山上,乡村教师陈毅在三尺讲台上已坚守了近20年。从对石窟寺好奇的小孩,到经验丰富的历史老师,陈毅为家乡石窟寺的历史文化传承与记忆不停奔走着。

神秘的石窟寺外,一双好奇的眼睛

“我小时候七八岁第一次听说有石窟寺,每年二月十九,跟着老人们来这里赶庙会。”府谷县哈镇的石窟寺,和全国各地的寺庙一样,这里也曾作为庙会的场所和村民的生活融为一体。每逢庙会,五彩斑斓的货摊,熙熙攘攘的人群汇聚在古色古香的寺庙附近,这就是年幼的陈毅脑海中对石窟寺的最初印象。

“当时这个地方很高,只有一个单云梯,大人们能上去,小娃娃们上不去。听老人们说这石窟内,有许多不认识的文字,叫不出名来的佛像”。作为土生土长的哈镇人,石窟寺不仅是节日时热闹的场所,还是一处神秘的地方。石窟寺周围萦绕的传说,为石窟寺笼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也深深勾起了陈毅对石窟寺的好奇心。石窟寺的“高门槛”,让孩子们只能听说其传说,却不能见其内部,更是吊足了陈毅的胃口。

石窟寺里面究竟是什么样?这里真的有人来过吗?好奇激发兴趣,兴趣驱动行动。“我就感觉到很神奇,就盼望着快快长大。”求知欲与好奇心的力量是强大的,一颗种子在陈毅的心中生根发芽,推动着陈毅走进石窟寺,探索石窟寺。

“我10岁那年,地方上的老百姓将单云梯变为双云梯,我终于第一次进到这个石窟里来。”陈毅这一来就是20年,在对石窟寺的研究中,陈毅愈发体会到历史文化深厚的魅力。陈毅坚定了向外地人以及当地的后辈推广石窟文化,让更多人保护历史文物的信念。20年来,他从乡土历史、民俗民风、民间轶事、文化传承等方面进行挖掘,为当地石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奉献了自己的力量。

眼看文物受损,心有余而力不足

经过数百年的风雨侵蚀,石窟寺内的佛造像的帽檐、衣服都有许多变色和脱落。大大小小的佛像表面普遍存在凹坑,损坏程度不一。佛像的色彩脱落明显,石头表层斑斑驳驳,已经看不出石窟寺香火鼎盛时期的壮观,但是身处其中依然可以看出建筑师精湛的雕刻技艺。

石窟内,有3尊佛造像。陈老师说,“最初这里的佛造像是石头的,能看到石胎。再后来,地方姓氏弟子陈登宽在光绪六年,也就是公元1880年保护维修过。像披风、莲花座等,都有彩塑的痕迹。”走近佛造像仔细观察,还能察觉到古人的修缮痕迹。

“我们也想找一些画工来修缮它,但是很遗憾,由于技术水平和颜料的问题,一直没办法将塑像还原。”古佛像历经沧桑,岁月的痕迹越来越深。怀着对于历史文物的爱惜之情,陈老师脸上露出了惋惜的颜色。

“在我很小很小的时候,但凡有开口处都有文字说明,(经过)多年的风雨侵蚀已经看不清楚了。”顺着陈老师手指的方向看去,隐约能观察到笔画的痕迹。“到现在,这些文字还没有和现代汉语一一对应上。据专家考证是六字箴言。这些文字能够保留到现在,特别特别的珍贵。”

人类精神文明的结晶将会在风雨的侵蚀中隐入尘烟,陈老师认识到凭借一己之力还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近年来,陈毅除了继续对石窟寺进行深入研究,他还将更多的精力投入进石窟文化的宣传教育中。

陈老师的历史课,传递文物保护的接力棒

“这儿是我们陕西省唯一一处藏传佛教石窟遗址,如果我们没有保护好它,怎么对得起后代子孙呢?”

2008年,石窟寺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石窟寺内已经安装了监控系统。

“这个石洞内,还有这些眼儿,它向上有斜度,这是放灯盏的。这个小石洞它没有倾斜度,它是平的,这是搭架杆的。还有较大的是佛龛,修行打坐的人在这里放佛像。”光影交错间,陈毅对着石窟寺内部的小零件一一介绍,坚守哈镇20余年,他早已对石窟寺的文物如数家珍。

“我们几代人都在保护这个地方。往上数有我的姥爷,有我的父辈,有我。下一代的娃娃们,也都很热爱这个地方,从小就有这种保护意识。”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全村村民们自发保护石窟,有钱的村民出钱,有力的出力,“当时搭建悬梯的时候,我掉了下来。大家叫我回家休息,我没有回去,我不能回去。我们几个人一共用了两三天的时间,把这个任务完成。”当地村民陈占林说。

2006年3月,当地村民自主组建了石窟寺保护协会。成立初期,发起者只有两三人。到现在,全村的村民和附近的乡邻,总共两三千人,都参与了石窟寺的保护建设工作。

近年来,石窟寺周围的石球被盗,更是激发了当地居民对文物保护的紧迫感。陈毅说:“石窟寺的南山有龙山文化遗址群,老百姓发现了3颗原始人用过的石球,将它们放在石窟寺里保存。前些年,这几颗石球被人盗走了。从此之后,老百姓们的保护意识就增强了。”

“石窟寺的特点分为山高、石奇、窟险……”。教室内,陈老师正在给娃娃们上当地历史文化课。远处传来了悠长的纯正的陕北调子,两位80岁的老人在石窟寺外的山上,边走边唱。石窟寺在口口相传的传说中引人入胜,当地人的文物保护观念也在一堂堂历史文化课中不断接续下去。

统筹:郭力歌 李洋

导演:慕嘉烜

摄像:邱琦 沈翔

剪辑:吴仲舒

文章关键词:石窟,&rdquo,&ldquo,陈毅,保护 责编:刘继忠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时政要闻

5日至7日 ,强对流天气来袭,请注意防范 5日至7日 ,强对流天气来袭,请注意防范

专题

绿化扮靓管城 处处皆可入画 绿化扮靓管城 处处皆可入画

地市风采

视点中国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